前言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最近在達沃斯論壇上說了一句大實話:
"想要孤立中國是錯誤的政策。"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位曾經執掌英國十年的政治家還感慨道:
"如果我在當首相的時候能明白這一點就好了。"
這番話從一個西方資深政客嘴里說出來,確實耐人尋味。
作為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之一,布萊爾在任期間其實對華政策還算務實。
他三次訪問中國,推動建立了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但現在回頭看,他覺得自己當時對中國了解得還不夠。
這種反思挺難得的,畢竟很多西方政客到現在還抱著老觀念不放。
布萊爾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88年。
那時候的中國剛改革開放,大街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人們穿著樸實無華,和如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的中國畫風截然不同。
他認為,是改革開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中國。
而今的中國越發強盛,自然也成了西方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
而布萊爾把西方對中國的態度分成兩類人:一類是壓根不希望中國強大的,另一類是能接受中國強大但想知道中國要干什么的。
他明確表示不贊同第一類人的觀點。這話說得挺直接,在現在西方動不動就"中國威脅論"的環境下,著實需要點勇氣。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從亞洲到非洲再到美洲,很多國家都和中國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布萊爾看得很清楚,這些國家根本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這個判斷很準確,畢竟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布萊爾現在搞了個研究所,說要"從中國的角度看中國"。這個想法很好,但做起來不容易。
要知道,這些西方人看中國,總喜歡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她們很難真正理解中國的文化和思維方式。
就像我們看西方,也常常覺得他們的一些做法莫名其妙,。
其實中國的發展道路很清晰,就是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中國從一窮二白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實干。
現在中國在科技、基建等很多領域都走在世界前列,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成就。
西方有些人總喜歡對中國指手畫腳,動不動就說中國這不對那不對。但中國有句話叫"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不一樣,發展道路自然也不同。我國選擇的路子適合國情,這一點已經被事實證明了。
布萊爾說要有勇氣面對強大起來的中國,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與其想著怎么遏制,不如想想怎么合作。
現在全球面臨疫情、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更需要各國攜手應對。搞對抗、搞孤立,對誰都沒好處。
我國一直主張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并非空話,從"一帶一路"倡議到全球發展倡議,我們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支持"一帶一路",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布萊爾的反思給我們一個啟示:國與國之間要多溝通、多理解。中國歡迎各國朋友來走走看看,了解真實的中國。
就像我們交朋友一樣,只有真誠相待,才能建立真正的互信。偏見和誤解,往往是因為不了解。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國更需要加強合作,而不是制造分裂。
中國愿意和所有國家做朋友、做伙伴。就像布萊爾說的,孤立中國是錯誤的政策,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這個道理,希望越來越多的西方政治家能夠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