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印巴沖突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本月初,印度切斷了上游的供水,聲稱不允許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但是,就在陣風戰機被擊落以后,本月的8號杰納布河上游兩座印度水電站又悄悄開閘放水了。
短短幾天的時間,印度就把吐出去的唾沫又給舔了回來。不得不說,印度人真的是“伸縮有度”。
說最狠的話,做的卻是最軟的事。但問題又來了,為什么印度能夠斷絕巴基斯坦的水源呢?印巴兩個國家沖突多年,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類似局面呢?要了解這些問題,就得先來看一下印度為什么會突然切斷水源供給。
印度河主干在巴基斯坦境內
此輪印巴沖突的起點是上個月末,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起恐怖襲擊事件,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爾人喪生。這次恐襲事件剛發生,印度政府就把矛頭對準了巴基斯坦,聲稱是后者一手策劃的。從4月23日開始,印度政府暫停執行《印度河河水條約》,也就是停止和水共享合作。在這個基礎上,印度后來就關閉了印度河支流上的一些水閘。
可能有人會想不通,印度河為什么會在巴基斯坦境內呢?實際上,印度河還是巴基斯坦國內主要的河流,只是該河流的一系列支流以及上游都位于印度境內。英國人沒有離開南亞大陸之前,還沒有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現代國家。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獨立建國,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家。
沒有獨立之前,原先的河流自然就以“印度”命名。分別獨立以后,巴基斯坦方面并沒有給河流重新命名,換言之,這是一條國際性的河流。印度河發源于我國西藏阿里地區,河流總長度3180km,流域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里。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以后,圍繞印度河的水資源,雙方的爭議持續多年。上世紀60年代,世界銀行牽頭頭調停,由此就產生了《印度河河水條約》。在這項條約的基礎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分配了水資源的使用權。
但問題在于,兩個國家多年來圍繞克什米爾地區的沖突一直不斷。印度又位于河流的上游,很多支流也位于印度境內。在這種局面下,印度可以輕松掐斷流向巴基斯坦的所有水源。杰納布河就是印度河的主要支流之一,該條河流的源頭在印度境內的喜馬拉雅山區,印度在河流上也修建了水壩。所以,印度前幾天在上游關閉水閘,杰納布河的中下游就迅速干涸了。
從這一點來看,印度似乎確實可以拿捏巴基斯坦。但問題在于,雙方簽訂條約在先,即便發生沖突,率先撕毀條約,在法理上也站不住腳。另外還有一點,杰納布河全長1200km,流域面積達到了13.8萬平方公里,也就是說,河流的中下游人口眾多,不管這些人是印度人還是巴基斯坦人,一旦水源供給受阻,就會發生普遍的人道主義災難。
在這種問題上,印度哪怕再傻,也撐不住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譴責。更何況,印度多年來還一直以負責任的大國自居,尤其是在聯合國內還想成為常任理事國。如果印度政府表現出一種人道主義漠視狀態,又怎么可能在國際社會營造出大國負責任的標簽呢?這些問題從本質上來說都還是旁枝末節,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此輪沖突中,印度實際上吃虧了。
沒了面子,又丟了里子
印度政府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實際上是在表演給國內的民眾看的。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在刺激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因此,一旦發生和鄰國的各種沖突,民眾的呼聲都是要求政府“不能軟”,尤其是不會顧及國際觀瞻。這就是為什么幾天前印度政府可以毫無顧忌的下令關閉水閘的原因。印度政府認為,民眾的情緒可以給他提供最大的掩護,哪怕面臨國際社會的詰問,印度政府也可以把民眾的情緒推出來做擋箭牌。
但是,不管印度政府如何找借口,這種做法還是會讓印度的臉面損失殆盡。非要這么做,無非是印度政府覺得自己手上還有王牌,也可以說里子還在。印度政府認為的里子,實際上就是其軍隊實力。陣風戰斗機沒有被擊落之前,印度軍隊絕對認為可以輕松拿捏巴基斯坦。這幾天的結果世界都看到了,印度空軍的主力戰機接連被巴基斯坦擊落下好幾架。
在這種局面下,先行給巴基斯坦斷水的印度已經丟掉了臉面,原本認為的軍事實力可以保住印度自身的里子,也能給印度最終爭回一點顏面,可沒想到內褲竟然也被巴基斯坦給扯下來了。對此時此刻的印度來說,局面不可謂不糟糕。他們的民眾多年來被民族主義情緒灌輸洗腦,不能忍受絲毫的委屈或者說是失敗。而現在,印度竟然被他們一直看不起的巴基斯坦胖揍了一頓。
既沒有了顏面,也丟了里子,此刻的印度已經進退失據,所以從5月8日開始,杰納布河上游的兩座水庫就悄悄的開閘放水了。因為印度政府很清楚,軍事層面上的損失短時間內不能找補回來,再鐵著臉給巴基斯坦斷水的話,只會讓局勢變得更糟糕。畢竟,巴基斯坦方面既然能夠擊落印度的飛機,印度就會擔心巴基斯坦還會有別的報復措施。
不得不說,此時的印度政府已經有些顧頭不顧腚,原先什么都想兼顧到,但最終什么都沒有得到。還有一點印度政府不想承認,他們確實想完全給巴基斯坦斷水,但在實際操作上又沒有這樣的能力。
給巴方斷水等于給自己制造洪災
根據《印度河河水條約》的規定,圍繞印度河上的各個支流,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了水資源的分配。東部的3條支流,具體包括薩特萊杰河、比亞斯河、拉維河,在歸屬上歸印度所有,三條河流的流量占到了總流量的20%。
另外3條河流,包括印度河在內,再加上杰赫勒姆河以及杰納布河,這些歸巴基斯坦所有,這部分的流量占總流量的80%。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河及其支流相當重要。如果印度真的能切斷上游所有的水源,巴基斯坦國內1500萬公頃農業用地的灌溉就會受到影響,而這些農業產業占巴基斯坦GDP的20%。
除此之外,印度河及其支流還給巴基斯坦供應了一/三的水力發電。從這些方面就能看出來,印度切斷水源確實能精準拿捏巴基斯坦的命脈。但現在的問題是,印度在實際操作上根本做不到。就連印度國內的專家也坦言,印度不太可能從上游保留數百億立方米甚至更多的水源,因為從上游攔截的話,這些水雖然不會再流往下游,但是也不會憑空消失。
水源截流以后,印度需要把這些水轉移或者利用掉。但是印度缺乏大量水源所需的大型儲存設施,更沒有廣泛的運河可以將這些水源調節走。說白了,如果印度繼續關閉水閘,水庫根本承載不了,這等于給自己制造水災隱患。尤其是在雨水豐沛的季節,如果印度長時間關閉水閘,那完全等于在給自己制造麻煩。除此之外,印度的水力發電主要是由徑流式水電站組成,而這些水電站根本不需要大規模蓄水。
換句話說,此次印度政府關閉水閘后又很快放水,恐怕也是在擔心水壩承受不住而垮掉。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印度丟臉就丟的更大了。
印度接下來會怎么樣?
外界觀察人士認為,現在的莫迪政府為了贏得地方選舉,因此才借著此輪沖突進一步在挑逗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可這種做法也是在玩火。贏了的話,民眾既高興也支持;如果輸了,印度政府只能采取虛假的宣傳來掩蓋真相。
但是印度政府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有人就擔心,未來印度政府可能會在河流上修建更龐大的基礎設施,或者是建造新的設施來轉移更多的水源。除此之外,也有人擔心印度會選擇在干旱季節動手,因為在旱季動手的話,印度就不用擔心截斷水源會損害自己的大壩。巴基斯坦自然也擔心這一點,旱季一旦受到影響,水資源供應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也就是說,印度政府這一次雖然丟了臉面,可是面對未來的沖突,印度人還是會拿河流來做文章。巴基斯坦也已經表態,違反協議或者是轉移水流都會被視為宣戰,這實際上等于直接給印度劃了一道紅線。在未來可能的新沖突中,圍繞河流,印度和巴基斯坦肯定還會繼續博弈。
結語
一旦出現缺水問題,每年可能會對巴基斯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混亂的局面又會進一步滋生極端主義。而這些極端組織一旦采取行動,極有可能把矛頭再次對準印度方面。換句話說,印度人如果想繼續在水的問題上做文章,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挖坑和制造新的隱患。
除此之外,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都不能夠忽視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哪怕是從單純的水源角度來看,中國位于河流的絕對上游。
危機可以增強我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但是也會影響到我國在這一地區的投資利益。即便有局勢緊張,也應該在可控的范圍之內,而不是徹底失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