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文華
編輯 | 閃電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在信息爆炸、就業環境更加多元的時代,抖音正為普通人打開一個全新的窗口。過去,很多人都認為抖音是一個“娛樂平臺”,但事實上,更多的創業者早就把抖音當作實現自己“第二職業”的舞臺。
因為,越來越多創作者發現,在抖音上做內容可以有很多選擇,只要粉絲對內容或產品有需求,哪怕很細分、很垂直,只要自己的內容和產品“對味”,那最后的收獲將是巨大的。
這一點,從抖音平臺的數據可以看出。抖音平臺數據顯示,平臺上達人累計直播銷售額的五成,是由30萬粉絲以下的中小達人貢獻的。2024年,這些中小達人直播銷售額同比增長58%,成為拉動直播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這也進一步表明,抖音平臺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為廣大中小創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1、抖音成為年輕人就業“集中地”
第5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升至78.6%。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40億人,占網民整體的93.8%。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這一規模巨大的用戶群體,使得“創作者經濟”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一些新興職業也應運而生。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創作者經濟:中國數字新職業的崛起》報告就曾指出,短視頻、直播、電商等行業的創作者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數字化職業,創作者經濟在不斷升級和重組舊職業,職業化程度日益加深。
其中,直播電商的創作者職業化程度最高,電商創作者具有強銷售屬性,他們和背后的團隊已經成為零售業的重要力量。
以抖音為例。近年來,抖音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為創作者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電商作者”成為很多人認真投入的職業,抖音電商更是一個讓這份事業持續發光發熱的首選陣地。
抖音電商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平臺上18-25歲的年輕電商作者超過200萬,新電商動銷作者超過753萬,MCN超過2.7萬家。日均開播時長增長了33%,GMV破千萬的電商作者增長了52%。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這其實與2020年人社部將“全媒體運營師”列入新職業有關。另一方面,抖音電商深耕全域電商,平臺上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創作者。
再加上去年9月,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發布首批優質直播間(主播)公示,其中,99個營銷類優質直播間(主播),有52個來自抖音電商平臺。
并且,當直播電商進入內容驅動的穩定發展階段,一些開啟新事業的達人們,也在抖音上找到了自己大展拳腳的空間。數據顯示,抖音電商上新入駐達人的直播銷售額同比提升40%,銷售額超百萬的達人數量同比增長49%。
2、從興趣出發,更多人在細分領域深挖
以前,很多人認為只有大主播才有希望。但事實上,在抖音上,內容創作早已不是頭部達人的專屬,更多普通人開始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興趣愛好,制作出高質量的內容,并吸引到特定的受眾群體。
這些創作者或許不是某個專業領域的大咖,但他們擁有獨特的視角和真實的體驗,在抖音持續創作后,很快成為平臺上真正的“達人”。
“我落筆寫下詩句千行,寫我曾經的年少輕狂,寫我如今的落寞滄桑,寫我青春的一聲怒吼……”鏡頭前,51歲的呂玉霞穿著一條朱紅色格子圍裙,站在早春的沂蒙群山中,手里捧著一把剛摘下的鮮嫩香椿。
她是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坦埠鎮的一位普通桃農。前半生,她的身份從未跳出過女兒、妻子、母親、棉紡廠女工和農民的范疇。如今,她還是擁有40萬粉絲的抖音三農創作者@沂蒙二姐。
在自己創作的“土味詩歌”里,呂玉霞為粉絲描摹動人的鄉村生活畫卷,也把人生感悟融進樸實的詞句中。爆火之后,她被許多網友親切地稱為“了不起的農民詩人”。
她把這一切歸于對詩歌和家鄉的熱愛。走紅的這兩年,她還嘗試做直播,與年輕的網友聊人生困惑,也幫老鄉推銷蒙陰蜜桃、地瓜等特色農作物。
馬蘭花從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畢業后,成為一名股權投資公司的投資經理。婚后生下兩個可愛的孩子,有著高學歷和高薪的她,十分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習慣。2020年時,馬蘭花發布了一段教育孩子的抖音短視頻,收獲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抖音號@清華媽媽馬蘭花 很快便擁有了百萬粉絲。此后,她全職在抖音上和粉絲們分享育兒經驗。除了日常視頻更新,馬蘭花還通過抖音直播,把一些自己研究與閱讀過的育兒繪本分享給粉絲。
在外人看來,馬蘭花給孩子選書是很挑剔,她曾因為不確定書中的一個詞是否妥當,特意去咨詢心理學專業的朋友。
在她的推薦下,一些未被市場注意到的優秀繪本得以走近讀者。如《我們與世界》這本歷史繪本,撰寫和呈現模式都十分生動,但全網銷量只有幾十本。經馬蘭花在直播間為大家重點講解和推薦后,該書很快售出近7000本。
@沂蒙二姐 @清華媽媽馬蘭花 一個在田野,一個在城市,但核心都是將自己所感所想分享給更多人,粉絲被她們越來越專業的分享所折服,對于她們推薦的商品也會更加信任。這是興趣電商的基礎,也是抖音算法之下,精準匹配內容創作者與粉絲的必要機制。
3、從小眾商品到地方特產,算法讓供需更精準匹配
除了通過內容與消費者達成長久持續的信任外,抖音電商的算法推薦,對那些生產區域性產品或銷售小眾商品的商家來說,同樣非常友好。
盛春作為蘇州制扇技藝非遺傳承人,學習制扇工藝已有33年。1997年,盛春和丈夫胡建忠創辦了蘇州市凌云工藝扇廠并創立“盛風堂”品牌。經過20多年的經營,如今這家一直堅持古法純手工制扇工藝的公司,已擁有近3000平方米的生產加工基地,產品設計開發團隊及制扇技師超過80名。
疫情后,盛風堂轉向直播間,打開全新銷路。三年時間內,盛風堂通過抖音電商渠道的銷售占比達到整體銷售的90%。如今,@盛風堂折扇 匯集了不少折扇愛好者。甚至有不少粉絲表示:“喜歡扇子,可以來學習嗎?”
基于粉絲的興趣,為粉絲推薦相匹配的內容,最終商家與粉絲形成精準匹配的供需關系。這一機制讓更多商家看到了發展機遇。
楊國民是“廠二代”。他的老家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蘇尼特右旗,大學畢業后在大城市打拼七年后,還是回到家鄉,接管父親經營了17年的羊糞肥廠,當起了“大糞廠長”。
程序員出身的楊國民有些“社恐”,酒量也很“菜”,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顯然不適合他。
“互聯網賣貨可能更適合我一些。”有過電商創業底子的楊國民想到了線上。但開局并不順利。剛開始直播的時候,直播間里一個人都沒有,因為羊糞肥實在太小眾。但他將電商當作“救命稻草”,每天按時出現在直播間,一遍又一遍講解肥料發酵原理,介紹肥料使用方法和效果。漸漸地,直播間的人多了起來,也有了大量的鐵桿粉絲。
如今,楊國民一場直播下來,成交量基本在1000單左右,最多時能達到3000多單。去年,通過線上渠道,他一共賣出2000多噸羊糞肥。“相比父親經營時,年銷量增長了5倍多。”楊國民說道。
當生意越來越難做的時候,興趣電商或是真正的突破口。楊國民在做直播過程中發現,城市里不少消費者開始關注“陽臺經濟”。而抖音的算法,會將與羊糞肥相關的內容推薦給關注種植、需要用到這類商品的特定人群,最終促成訂單的增長。
無論是@沂蒙二姐、@清華媽媽馬蘭花 還是@小楊廠長—純羊糞發酵有機肥他們所尋找的都不是廣泛意義上的消費者,而是對他們內容有持續關注的小眾群體。尤其對@小楊廠長—純羊糞發酵有機肥 而言,他其實也不需要面對大基數的消費者,只需要抓住細分領域內有需求的精準用戶,就足以讓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強。
同樣的邏輯也適用于更多的小眾商家,如經營西藏的牦牛肉干、貴州的苗族銀飾、東北的手工酸菜、延吉的泡菜等的商家,也正通過抖音平臺,被更多有特定需求的人發現。
關注盛和堂折扇的粉絲,不僅有來自蘇州喜歡折扇的消費者,更有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文化研究者及非遺傳承者。
近年來,在抖音平臺上,諸如西北地域特色駝奶粉、非遺文創“皮老虎”手工藝品等小眾商品、區域性產品,紛紛出圈,成為“爆款”。
對比過去,這些小眾產品不再受困于信息閉塞、營銷成本高等因素,從而真正將供需端連接起來。
往更具體的方向講,這也給了一些閉塞地區的小眾產品生產者新的致富希望。消費者則可以買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個性化產品,對其生活的豐富同樣有很好的助益。
在此過程中,創作者和商家們只需要專注于商品質量和內容呈現,剩下的事交給抖音的推薦機制。最終,達人們賺取了額外收入,消費者也容易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
(圖 / 攝圖網,就與VRF協議)
4、寫在最后
好內容,在抖音上會被有相同愛好的人“看見”。而好產品,也能在抖音上被匹配到有需求的精準人群。在抖音,中小達人與小眾商品正找到屬于自己的春天。
無論是返鄉青年、家庭主婦,還是非遺傳承人、傳統手藝人,他們通過真實有趣的內容和專業的分享,逐步建立起與用戶的信任關系。平臺的算法機制,則讓供需之間的連接更加精準、高效。
未來,隨著興趣電商的持續深化,更多普通人將有機會借助抖音平臺實現更大的價值。同時他們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更個性化的選擇。
*注:文中題圖來自界面圖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