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高校領導干部落馬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曾擔任“雙一流”院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的范中啟,在退休兩年后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位集高學歷、學術成就與管理經驗于一身的教育工作者,其職業生涯的驟然轉折,再次為高校反腐敲響警鐘。
學術精英的晉升之路:從基層輔導員到副校長
范中啟出生于1963年,他的職業生涯始于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系。1985年本科畢業后,他選擇留校工作,從學生輔導員起步,憑借教學與管理能力的雙重提升,逐步完成從基層教育工作者到學科帶頭人的蛻變。在西南交通大學在職攻讀研究生并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后,他的學術視野與管理能力進一步拓展。
范中啟曾先后在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任職,他的履歷堪稱“多面手”典范,其中在中國礦業大學任職時間最長,長達20多年,期間他曾在人事處、學生工作部、校長辦公室、應用技術學院、徐海學院等部門歷經多崗位鍛煉,主要擔任過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校長辦公室副主任、應用技術學院院長、徐海學院(獨立學院)院長、中國礦業大學教育培訓處處長等職。
2008年的時候他還被調往安監總局鍛煉,擔任過半年的處長。2008年7月調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任職,先后擔任機電學院黨總支書記、發展規劃處處長、校長助理兼沙河校區管委會主任等職,2016年晉升為副校長,2023年3月到齡卸任。
學術成就與管理貢獻:光環下的雙重面孔
在師生眼中,范中啟是“能干且務實”的代表。他主講的《公共危機管理》課程深受學生好評,發表的《能源—經濟—環境系統可持續發展協調狀態的測度與評價》等論文在學術界引發關注,其研究成果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此外,他主導公共管理學科建設,牽頭成立煤炭研究院及公共危機管理與決策實驗室,推動校企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被視為高校產學研融合的踐行者。
退休不是“安全著陸”:反腐利劍持續出鞘
值得注意的是,范中啟的落馬發生在退休兩年后。這一現象印證了“退休不等于安全著陸”的反腐決心。近年來,教育領域反腐力度不斷加大,從高校招生腐敗到基建項目貪污,從學術造假到科研經費挪用,一系列案件的查處表明,無論在職還是退休,只要觸碰紀律紅線,終將受到嚴懲。
范中啟案的特殊性在于,其違紀行為與學術成就形成鮮明對比。這警示我們,高校領導干部的權力監督不能僅看表面成績,更需穿透學術光環,聚焦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如何建立更加透明的決策機制、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完善學術資源分配規則,成為高校治理現代化必須解決的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