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是起源于山東的齊魯風(fēng)味,是中國傳統(tǒng)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fā)型菜系,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自清代以來,人們通常將魯菜分為“膠東菜”“濟南菜”“運河菜”三個支脈,和獨樹一幟的“孔府菜”。對應(yīng)的,山東有五大美食中心。
濟南
九轉(zhuǎn)大腸
濟南風(fēng)味是魯菜的主體,以湯菜最為著名,講究實惠,風(fēng)味濃重、醇厚,清香、鮮嫩。
濟南本土的湯菜特別講究清鮮爽口,雞鴨菜肴注重用甜面醬調(diào)味,并以甜、咸、醬香濃郁見長,其變化型有醬香、醬汁、蔥醬、糖醬等。
博山(淄博)
博山豆腐箱
博山菜屬于濟南菜的一個流派,長于燒、 炸、拔絲等技法,原料則多選肉、禽、蛋,口味偏于鮮咸,略甜,多使用醬油、豆豉。
福山(煙臺)
紅燒大蝦
福山是膠東菜的發(fā)源地。膠東菜以海味原料為主,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diào)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為主。
清末以來,膠東菜形成以京、津為代表的“京津膠東菜”,以煙臺福山為代表的“本幫膠東菜”,以青島為代表的“改良膠東菜”。
曲阜(濟寧)
帶子上朝
曲阜孔府菜,制作講究精美,重于調(diào)味,工于火候;口味以鮮咸為主,火候偏重于軟爛柔滑;烹調(diào)技法以蒸、烤、扒、燒、炸、炒見長。
臨清(聊城)
布袋雞
臨清菜屬于運河菜一脈。臨清地處運河沿岸 ,明清時期,是山東省內(nèi)最具影響的運河商埠之一。由于得天獨厚的交通地位,南甜北咸、東辣西酸,各地的風(fēng)味美食在這里際會溝通,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了以魯菜為基礎(chǔ)、而又融合南北東西的特色。
濟寧和棗莊在明清時期,和臨清一樣,都是運河商埠,也都有著多種多樣的特色美食 。
泰安的泰素菜也屬于濟南菜的一個流派,是以泰安為代表的素菜和寺廟菜肴流派。泰山建有許多寺廟,僧道絡(luò)繹不絕;加上泰山盛產(chǎn)各種菌類、蔬菜,故泰安地區(qū)的素菜制作尤為精巧。此外,山東的濰坊、臨沂、菏澤等城市,也都精于飲食膳食,有著諸多的風(fēng)味名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