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那國島居民曾在二十年前便喊出:“要么并入中國臺灣,要么加入中國,如果兩個選項都不行,就宣布獨立?!迸c那國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目前由日本實際控制,為何卻喊出了這樣的口號呢?該島與我國又有怎樣的歷史淵源?
與那國島與我國的歷史淵源
與那國島位于琉球群島西南端,屬于八重山群島中的島嶼,島嶼呈梭形,東西長約12公里,南北寬4公里,面積約28.88平方公里,島上大約居住著1745人,共分為北部的祖納、西部的久部良以及南部的比川三個村落,目前暫由日本代管,是日本最西端的有人居住島嶼,向東北距離日本本土九州鹿兒島長達1000多公里,但向西距離我國臺灣島的南方澳卻只需110公里,天氣良好,能見度極佳的情況下,站在與那國島甚至能夠眺望臺灣島東部山脈,向北距離我國釣魚島也只有150公里左右,相較于日本,距離我國周圍的島嶼反而更近。這也使得該島自古便與我國建立了深刻淵源。
與那國島作為琉球群島的一部分,早在明朝時期,便與我國建立了藩屬關系,開啟了向中國長達500年的朝貢歷史,琉球群島本身是介于東海與太平洋之間的鏈狀群島,自古便是東北亞與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因此有著萬國津梁之稱,而與那國島則被琉球王國視為其“西大門”,是中琉文化和貿易交流的重要節點,其語言、文字、習俗都深受我國影響,由于與那國島與我國距離更近,因此,古代時居民往來也更頻繁,清朝時期,曾有福建閩南人乘船漂洋過海在島上落地生根,因此,島上的文化傳統、語言習俗都與閩南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時至今日,當地居民中,仍有約30%的閩南以及臺灣原住民血統,但1879年琉球群島徹底被日本吞并后,琉球王國覆滅,與中國的聯系也徹底中斷。
1945年二戰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無條件歸還一切侵占的別國領土,然而琉球群島卻并沒有隨之獨立,而是暫交由美國托管,在此期間,美國對琉球群島及其附屬島嶼實施的軍事與行政管轄,直到1972年,隨著美國亞太戰略的提出,該國為在亞太地區尋找一個可抗衡蘇聯,牽制中國的戰略支點,以及各項戰略實施的代理人,于是私自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將琉球群島的治理權移交給了日本,只是按照國際公約和歷史依據,日本并沒有琉球群島的主權。
與那國島民生訴求與地緣關系的沖突
與那國島部分島民一直認為自己與日本存在非常大的文化差異,一直無法融入其社會體系。并且基于過去日本對琉球的殘暴歷史和打壓式統治,更令部分當地人對于并入日本心生反感,并且由于該島經濟基礎薄弱,主要靠漁業和旅游業發展,又因距離日本過于遙遠,與日本存在一定疏離感,反而與近在咫尺的中國臺灣,經濟、貿易等方面往來更頻繁,對他們來說反而更親切。
因此,與那國島包括整個琉球群島,一直有“脫離日本”的聲音。2005年與那國島島民甚至提出了“自立”愿景,還計劃獨立發行“特區護照”,甚至準備與中國臺灣的花蓮市發行共同流通的貨幣,并與花蓮港、廈門港開通直航航線,另外,他們還希望中國人可以免簽證進入與那國島。不過,這些要求都遭到了日本的否決,為安撫島民,也只是開通了與花蓮市的季節性航班應付了事。
然而隨著美國島鏈戰略的一步步推進,與那國島包括整個琉球群島的軍事化程度反而越來越高,尤其是日本自衛隊進駐后,與那國島上開始出現軍事基地、機場、港口、雷達等設施,島內的一座機場,可部署戰斗機,從這里起飛,只需6分鐘便可抵達我國釣魚島,因此,與那國島也成為了日本在釣魚島事務中保持戰略存在的重要支點。但這種將島嶼進行軍事武裝的行為,也引起了島民的強烈不滿,加劇了其地緣棋子與民生訴求的矛盾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