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兵儀式中,地面兵裝和軍工是展示的重點之一。這些裝備能夠展現我國雄厚的軍事資源與強勁的綜合戰斗力,是向外展示我國銳不可當的軍事實力,向內詮釋我國保衛人民深厚實力的最佳時刻。
此次閱兵恰逢“十四五”收官與建軍百年目標沖刺階段,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所有參閱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其中無人智能、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聲速武器等新域新質力量將首次大規模集結,集中展示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武器裝備研發水平。
回顧我國篳路藍縷的閱兵歷史,到今天的榮光,得益于中國科技創新與突破,軍事改革的深化與幾代先烈的艱苦奮戰、永不言敗精神。
新中國首次閱兵中,受閱的1.6萬余名官兵手持來自24個國家的110多種雜式武器,坦克、裝甲車、火炮乃至軍馬均來自戰場繳獲。至1959年十年大慶,99%的裝備實現國產化,國產解放牌汽車、殲-5戰斗機相繼登場。1984年鄧小平檢閱的“大國重器”震撼世界,戰略導彈方隊首次公開,東風-5洲際導彈令西方震動。2025年殲-35隱身艦載戰斗機,電磁軌道炮、低軌衛星作戰網絡,此次閱兵將突出國產化、智能化、體系化特點。
本次閱兵不僅是國家軍事實力的集中展示,也是軍貿出口的“戰略櫥窗”,或將推動我國軍貿完成從“性價比替代”轉向“技術標桿”、從單品出口到“體系解決方案+服務生態”、從市場參與者升級為規則制定者的三重躍遷。未來我國軍貿市場有望持續擴容。
相關概念股梳理如下:
第一家:長城軍工
彈藥及引信系統制造商,受益于地緣局勢催化,下屬四家軍品子公司均屬重點軍工企業,在迫擊炮彈、單兵火箭等彈藥武器裝備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第二家:中航光電
軍用連接器龍頭,覆蓋航空航天全領域,市占率第一,2024年全年營收206.86億元。
第三家:建設工業
特品(軍品)與汽車零部件制造,產品涵蓋輕武器、特種裝備及發動機連桿等。兵裝集團旗下軍工核心企業,特品業務深度融入國防體系,汽車零部件業務與兵裝集團供應鏈協同緊密,軍工訂單增長,軍民融合戰略推進,重組后資源整合提升盈利能力。
您的在看,是我創作的動力!
免責聲明:本分析基于互聯網信息整理,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市場行情獨立判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