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蔡瀾的助理在社交媒體發(fā)布訃告:“我們敬愛的蔡瀾先生,于6月25日在香港養(yǎng)和醫(yī)院安詳離世,享年83歲。”
消息一出,全網(wǎng)嘩然。兩個月前,港媒還傳他病危住進ICU,老爺子親自讓助理辟謠:“老毛病,一切安好。”結(jié)果,這“安好”竟成了最后的倔強。
舒淇、陳法蓉、楊迪等明星紛紛發(fā)文悼念,而成龍的一篇長文最戳心。他稱蔡瀾是“半個師父”,回憶年輕時在歐洲拍戲,蔡瀾帶著他們吃喝玩樂、品酒收藏,甚至教他們“人生在世,快樂最重要”。
但比起明星們的深情告別,網(wǎng)傳蔡瀾晚年的一處細節(jié),才叫真正的“蔡瀾式瀟灑”——他給照顧他的保姆們一人塞了一個紅包,卡片上歪歪扭扭寫著:“買甜食去。”
“買甜食去”:一個老頑童的終極浪漫
這句話活脫脫是老友出門前的隨口一句:“喂,記得買糖啊!”
據(jù)護理團隊透露,蔡瀾最后幾天已經(jīng)虛弱到握不穩(wěn)筆,卻堅持親自寫卡片。護士們捏著紅包抬頭,只見老頭笑得狡黠,仿佛不是訣別,而是招呼她們下樓飲茶。
有網(wǎng)友算賬:蔡瀾晚年住月租35萬的維港海景套房,雇8人團隊伺候,每月開銷50萬港幣。但這份“奢華養(yǎng)老”背后,是徹骨孤寂——2023年妻子張瓊文摔倒離世,蔡瀾沖去攙扶時自己也摔斷股骨,從此輪椅代步。
可老頭偏不賣慘。他賣掉上億舊宅,古董字畫全送人,連名牌家具都打包給老友,理由是:“錢多到花不完,為何不買舒坦?” 臨終前,他唯一帶走的,是一塊幾十年前在云南花8塊錢淘的普洱茶餅。
甜,是他的人生信條。
80歲坐輪椅去深水埗吃云吞面,還要給老板拍照登報:“幫儂生意好起來呀!”
82歲練字手抖墨汁滴紙,隨手添幾筆畫成小豬,舉著“作品”哈哈大笑:“錯就錯嘛,玩起來更吉利!”
甚至在ICU吸著氧,聽到網(wǎng)友想念他的美食文章,還讓助理架手機放話:“等我好了,帶大家喝杭州新茶!”
蔡瀾式哲學(xué):活著就該甜滋滋
別人臨終交代遺產(chǎn),他交代“買甜食”;別人忌憚生死,他叼著煙對醫(yī)生笑:“快樂比健康重要”。
這種“頑童哲學(xué)”早刻進DNA——
14歲躲空襲,偏要吃完生日蛋才鉆防空洞;
拍電影拿面粉充雪花,意外成就經(jīng)典;
被問“人生真諦”,指窗外榕樹:“你看樹從不想長成參天大樹,踏實過好每個季節(jié)就行”。
就連金庸都嘆服:“他是真正瀟灑的人,不縈于懷,一笑置之。”
雇傭關(guān)系?不,這是人情味的勝利
蔡瀾的紅包在網(wǎng)上炸了鍋。有人感動:“自己都那樣了,還惦記別人嘴里的甜”;也有人嘀咕:“保姆拿工資是本分,紅包是不是多此一舉?”
但更多人咂摸出味兒來——在這個雇傭關(guān)系只剩轉(zhuǎn)賬記錄的時代,老頭用歪歪扭扭四個字,捅破了人際交往那層“客氣但冷漠”的玻璃紙。
他的遺囑更絕:不立碑、不設(shè)靈堂,骨灰撒向維港。正如他常說:“要走的人始終要走,可以想念,但不要過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