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5歲的男性患者,因為進行性上腹痛伴腰背痛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醫生很快發現了元兇,原來,真正的病因,其實是胰腺癌。
胰腺癌,是公認的癌癥之王,原因在于,大多數胰腺癌被發現的時候已經不是早期,因為它的進展速度特別快,很容易在比較早的階段就發生轉移,即便有治療的機會,治療效果也往往不太好,無論手術,還是放化療,常常都拿胰腺癌無能為力,很多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正因如此,胰腺癌才是公認的癌癥之王。
更糟糕的是,近幾年,胰腺癌的發病率不斷增加,根據國家癌癥中心2024年發布的全國癌癥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胰腺癌新發病例約11.9萬例,死亡病例約10.6萬例。在我國癌癥發病率中,胰腺癌位居第10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
既然胰腺癌如此可怕,那么導致胰腺癌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會說,吸煙酗酒是導致胰腺癌的主要原因。
先來說說吸煙,香煙里含有諸多致癌物,包括尼古丁、焦油、苯并芘、亞硝胺等,這些致癌物很容易誘發肺癌,但是否能誘發胰腺癌呢?
當然是可以的,因為這些致癌物進入肺部以后,會隨著血液循環抵達全身各處,胰腺就是其中一個部位,有研究顯示,相比不吸煙的人,吸煙者患癌風險高1.7-2.2倍。
至于喝酒,它與胰腺疾病的發生就更加密切相關了,一次大量喝酒,就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長期喝酒還會誘發慢性胰腺炎,甚至是胰腺癌,因為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會直接誘發細胞癌變。
2025年5月20日,《PLOS Medicine》(IF=10.5)發表了一項涵蓋30項前瞻性研究、近250萬參與者的大規模國際聯合分析,首次全面評估了飲酒量與胰腺癌風險的劑量-反應關聯。
研究發現,飲酒量與胰腺癌風險呈正相關:酒精攝入每增加10 克/天,胰腺癌風險升高3%(HR=1.03,95%CI 1.02–1.04)。
與低飲酒量(0.1-5 克/天)相比,男性攝入≥60 克/天,胰腺癌風險增加36%(HR=1.36,95%CI 1.20–1.55),女性攝入≥30 克/天,胰腺癌風險增加13%(HR=1.13,95%CI 0.99–1.29)。
雖然吸煙及酗酒都是胰腺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但還有一些導致胰腺癌的病因同樣不能忽視,特別是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毫不夸張地說,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甚至比吸煙酗酒的危害還大。
第一,長期高脂肪飲食,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生風險
一項涉及數十萬人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發現,脂肪攝入量高的人尤其是飽和脂肪攝入量高的人,與較少攝入這類脂肪的人相比,患胰腺癌風險增加36%。
像動物內臟、動物油、油炸食物、動物腦等都屬于高脂肪食物,這些食物里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很高,而要消化脂肪,則需要胰腺分泌大量的脂肪酶和淀粉酶,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誘發胰腺癌。
第二,長期高糖飲食,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生風險
《英國醫學雜志》(BMJ)發表一項關于糖攝入量與健康關系的薈萃研究分析則發現,每天增加25g果糖攝入量,胰腺癌風險增加22%。
胰腺不僅是外分泌腺,而且還是內分泌腺,外分泌腺是分泌各種消化酶,而內分泌腺則是分泌胰島素。
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特別愛吃高糖食物,那么時間長了,就很容易增加胰腺的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