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羅和利雅得勝利續約的消息一出,最值得琢磨的,其實不是年薪有多高、簽字費有多少,而是“球員+股東+管理層話語權這種罕見的身份疊加,背后意味著什么。
說實話,世界體壇從來不缺大合同,也不乏超級球星。但像C羅這樣,直接獲得俱樂部股份、正式介入球隊日常決策,且未來還綁定國家戰略層面的利益,放到全球職業體育史上也極為罕見。過去球員再有影響力,歸根到底只是“場上的人,偶爾客串一下“帶貨或“形象代言,這一次,C羅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己人,甚至某種程度上成了“半個老板。這事擱在中國體育環境下,恐怕很多人一時半會也難以接受:規矩不能亂,權責分明才是底線。
那C羅能不能“既當球員又當家長?實事求是講,利雅得勝利這次是下了血本,既要C羅的名氣,也要他對沙特足球全盤推動的能量。從商業邏輯看,這樣的合同確實能帶來短期利益最大化。沙特正謀求用足球撬動全球關注,“請來C羅是最有效的捷徑之一,甚至連未來世界杯都要借此造勢。從管理層角度,把核心球員變成利益相關方,的確能激發其主人翁精神——“你不光為球隊踢球,還是球隊的共有人,能不拼嗎?但反過來想,這樣的安排本身就埋下了不小的隱患:當球員和管理層的身份混在一起,誰來約束誰?出了問題,誰說了算?
放眼全球,類似模式并不多見。偶有退役球星入股球隊,或者擔任顧問性質的職務,但現役球員直接掌控球隊核心決策,風險其實不小。舉個極端例子,如果C羅和教練組意見不合,俱樂部到底聽誰的?如果新援引進出現分歧,是按“老板意志來,還是還得守住競技規律?中國足球這些年屢屢“權責不清,早已教訓深刻。喜愛歸喜愛,規矩不能亂,這是行當里最樸素的道理。
當然,不能否認C羅對沙特足球的帶動作用,也不能因為身份特殊就全盤否定創新嘗試。對處在追趕期、渴望破圈的足球體系來說,敢于用高薪、股權、權力去吸引世界頂級球星,是一種魄力。但無論怎么變,體育本身有一套基本運作邏輯。競技公平、紀律邊界、團隊協作,這些東西才是立身之本。拿再多股份、賺再多的錢,不等于就能凌駕于體系之上。哪怕C羅真的成了“總裁,也得守好規矩。要知道,頂級球員能帶來流量和關注,但真正讓一項運動可持續發展的,終究還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職業規范和制度約束。規則一旦為個人讓路,今天是C羅,明天還會是誰?
最后提醒一句,體育畢竟是講秩序的行業。個人再強,也不能讓集體利益和職業底線變得模糊。C羅的這份“天價合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但更該被記住的,是在追逐利益和創新的路上,“規矩這根弦,永遠不能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