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現場》欄目
由濟寧市作家協會主辦
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黃發有 為《文學現場》欄目題詞
蜀山有故事
□宋來興
小時候,經常聽老人們講蜀山的故事:蜀山和泰山是姊妹山,姊妹倆爭著看誰長得高,后來蜀山長得超過了泰山的高度,山頂直插云霄,并且天天磨得云彩吱吱作響,時間長了,驚動了玉皇大帝,于是就派神仙把蜀山的山頂給鋤掉了,從此蜀山不僅不長高了,還不住地往下“禿?!?。這雖然是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故事,聽后心中不免產生一種莫名的憐憫和悲哀,為啥泰山依舊是泰山,而蜀山就應當受到如此嚴厲的懲罰呢!
蜀山在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南旺鎮境內,知道它存在的人并不多,但它卻古老而神奇。《山海經*第四*東山經》中記載:“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無草木,多瑤碧。激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羸?!弊⑨屆鞔_“竹山,即蜀山,在今山東汶上?!?/p>
其實,小時候聽得最多的還有另一個神話故事,那就是蚩尤和黃帝大戰的神話故事。
每到夏季,拿一涼席跑到村口的大路上,一邊乘涼,一邊聽老人講故事。冬季沒有電視,一般人家也沒有火爐,夜里特別地冷且又長,只好竄到有爐的鄰居家聽故事。常常是講者出神入化,聽者鴉雀無聲:“蚩尤長相特別,有三頭六臂,鐵頭銅額,刀槍不入,砍掉腦袋會自己安上完好如初,砍斷手臂會接上還和原先一樣靈活。還會呼風喚雨,吹云吐霧。黃帝和蚩尤大戰三年,黃帝怎么也打不過他。于是黃帝便向九天玄女虔誠請教,九天玄女告訴黃帝,蚩尤有旗,可號令部族,你可造大鼓來號令你的兵將,對陣的時候,你命你的部下用力敲響大鼓,振聾發聵,一是用來鼓舞士氣,二是用雷鳴般的鼓聲嚇唬蚩尤的部眾,使他的部眾產生畏懼不敢出戰。黃帝按照九天玄女的說法去做,果然奏效,一舉打敗了蚩尤并將其斬殺”。但這只是我們當地流傳至今的另一個神話故事。我一直在想,蜀山有傳說,蚩尤有故事,這兩個神話故事會有什么聯系嗎?通過拜讀汪海波先生的《蚩尤考證》,我忽然頓悟,蜀山的神話傳說故事應當是借物寫人,所謂蜀山的遭遇應當就是蚩尤的遭遇。
在遠古時代,有一個古蜀國,史學界一直是個迷,而考古界也很迷茫,通過近年來史學界的不懈研究發現,這個古蜀國應該就在現在以汶上南旺蜀山為中心,北到泰山,南到江蘇徐彭一帶,汪海波先生的《蚩尤考證》一書的大量研究也證明了這一觀點。
就在幾年前的一天飯后,我和我的三大伯閑談,他神秘地告訴我說:“我們這里地下還有一層”。他怕我不信,又接著說:“六十年代大旱,我們挖井澆地的時候,就挖到過地下的那層,但沒敢再往下挖?!蔽蚁嘈湃赶蛭艺f的這個秘密是真的,是不是被埋在地下的古蜀國遺址,現在還不可知?
在南旺的周邊,現在還傳承著一個習俗,農歷的十月一日是寒衣節,這天,遠在外邊的親人,不管多忙,都要回老家上墳給老人燒紙,希望去世的老人在那間過得好,給活著的人帶來平安。據說這個習俗最早就是為了祭祀蚩尤延續下來的。
蚩尤是九黎部落首領,《述異記》妖魔為:“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薄洱堲~河圖》神話為:“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薄缎畟鳌分忻鑼懙母鼮樯衿妫骸膀坑茸兓枚喾?,征風招雨,吹煙噴霧,黃帝師眾大迷。”《志林》中還講道:“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边@些故事雖然都帶有神話色彩,也把蚩尤給妖魔化了,其實不然,仔細琢磨,我們會覺得遠古時代的蚩尤部落的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也應是對蚩尤部落的真實的寫照,是歌頌之詞。
從“蚩尤”的“蚩”字就可看出,是一個站著的人穿上了衣服或戴上了盔甲,這些服飾或盔甲是最原始的,也就是利用現成的獸皮簡單加工制作而成,雖然粗糙,但很有特色,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也就是說蚩尤部落這時已經有了服飾,現代蚩尤后人的傳統服飾如苗人的服飾應該就是從那時發展而來的。至于神話傳說中“獸身人語”、“牛蹄”、“四目六手”“銅頭鐵額”等等,仔細琢磨,其實都應該是對蚩尤的贊美,就像今天贊美英雄,都會用上“身材魁梧,精神抖擻,臉大如盆,腳如磐石,臂可擎天”一樣。蚩尤部落的人在和其他部落打仗的時候,可用服飾或盔甲來保護身體,這是遠古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
蚩尤部落活動區域是華東的北部平原,大都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盛產黍,粟,稷等農作物,故事中所謂“食沙石子”中的“沙”指的應該就是黍、粟、稷等糧食作物種子,所謂“石子”應該就是鹽。充分說明蚩尤部落已會耕稼,把收獲的糧食作為主要食物,已經不在以獵獲的動物作為主要食物,還把所謂的“石子”—“鹽”作為當時人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蚩尤部落的人當時都長得人高馬大,身體健壯,蚩尤部落這在當時已經是“小康社會”了,這對于其他部落是多大的誘惑!
蚩尤被譽為“中華兵祖”。所謂“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征風招雨,吹煙噴霧”,這在當時,其他部落還在為吃飯發愁,為取得食物無計可施的時候,蚩尤部落已經掌握了冶金技術,并可用來制造打仗的兵器,并還會借助天象排兵布陣,其文明程度已經不再是那個茹毛飲血的年代了。
蜀山當地的傳說中說:“蚩尤三頭六臂,砍掉了腦袋會安上,砍斷了胳膊腿會接上?!边@已經不是神話,是蚩尤部落已經有了很高的醫術。苗族就是蚩尤的后裔,無論是苗醫還是苗藥,現在仍然有過人之處,這應該是從蚩尤那個時代傳承下來的,數千年以前的蚩尤部落醫術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但后來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的大戰中,蚩尤還是敗給了黃帝,被黃帝擒獲殺害,至于黃帝和蚩尤大戰的原因,及蚩尤被殺害的具體情形,這是塵封地下的一個謎。
黃帝和蚩尤大戰,蚩尤被黃帝擒殺實際是一個非常悲壯的古老故事,就像是蜀山的山頂被玉皇大帝派神仙給除掉一樣的悲壯
宋霖先生在臺灣的《歷史學刊》上曾這樣寫道:
“絕轡,割斷韁繩,一任曾經馱載蚩尤縱橫天下的剽悍戰馬,在濺滿鮮血積滿尸體的殷紅荒原上踽踽躑躅,在銅青色天幕映照下,伴著清冷殘血的曠野中長嘯悲鳴?!?/p>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的第一場大戰,就此落幕?!?/p>
唐代詩人胡曾有詩曰:“涿鹿茫茫白草秋,軒轅曾此破蚩尤。丹霞遙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彬坑仁蔷爬璨柯涫最I,更是一位遠古時代的英雄。
蚩尤被黃帝擒殺后分尸埋葬,其首級被埋葬闞鄉,被稱為闞冢,這應該叫“魂歸故里”吧!
《皇覽*冢墓記》有記載,“蚩尤?!痹跂|平郡壽張縣闞鄉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氣出如匹絳帛,民名為“蚩尤旗”。闞鄉就是古代“中都城”(也是蚩尤時的“致密城”)很近的一個小城堡,闞鄉遺址就在現在濟寧市汶上縣南旺鎮十里閘北村西濟梁公路西側。 二零一一年十月的一天,汪海波先生去南旺湖闞城遺址考察時偶然看到了“蚩尤旗”現象,十分壯觀而神奇,就用相機拍攝了下來。
關于蚩尤的神話傳說依然在南旺的蜀山周邊流傳著,但其真正的身份現仍然被埋在地下,到底蚩尤就是炎帝,還是蚩尤篡奪了炎帝的帝位,由于年代久遠,又長期被一些史學家邊緣化,已無法定論。不過蚩尤曾是九黎族的部落首領史學界已達成共識,就其對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其英雄形象是長存的。
錞于江上的蜀山(竹山)依然錞于江上,但后來有人在蜀山上建了寺廟,具體建筑時間不詳,主持修建寺廟的人又是誰,已不知其姓名,據說是一個落榜的舉子。此人自以為自己學識淵博,新科狀元非他莫屬,但卻科考失利,名落孫三。他覺得無臉回鄉面見父老鄉親,心情郁悶,心灰意冷,到處游蕩。一天,當他垂頭喪氣地游到蜀山腳下,看到波光粼粼,浩渺萬頃的水中央有蜀山錞于其上,看到水面上水鳥鳧游,鷗鳥翔飛,蓮藕飄香,蘆葦蕩漾,葦鳥悠揚婉轉地鳴唱;登上蜀山放眼眺望遠處四周,空氣透徹,蔚藍的天空下飄著朵朵白云,白云下矗立著灰色的山峰,心情一下子豁朗開來。他為了逃避現實,產生了出家的念頭,便下定決心在蜀山上修建一座寺院,這就是后來遠近聞名的蜀山寺。
在蜀山之地,還有宋白兩姓不分的故事。
明朝永樂九年,工部尚書宋禮奉皇帝之命疏通大運河,宋禮來到濟寧巡勘大運河會通河段,發現元代會通河段是賴汶泗泉流,一出濟寧天井閘,一出魯橋鎮,但濟寧以北泗不能通,宋禮在為解決濟寧以北水源發愁之際,夜里做了個夢,夢見異人聚談地勢山水分支,宋禮夢醒,正敲三更鼓,宋禮覺得異其事即異其人,他便扮作普通百姓微服延訪夢中的那個人,走到汶上彩山的南邊遇到白英,其情景和夢中一樣,于是兩個人便坐談于場圃之間,悉合機宜,載之俱歸。白英精思數十年,適遇宋禮治河,遂出奇計筑壩,引汶水注入南旺,南北分流,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疏通了京杭大運河,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宋白兩姓不分,直到現在,被傳為佳話。
為了保證運河一年四季都能通航,不影響漕運,汛期就把多余的水儲存起來,枯水期就用儲存起來的水補充到南旺分水口,在南旺修建了三個水柜,蜀山湖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南旺是“水脊”,是京杭大運河上的樞紐,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在南旺駐蹕,并游覽蜀山湖,和蜀山寺的主持談經論道,吟詩作對。文人騷客也駐足南旺分水廟并多到蜀山湖游覽觀光,登蜀山燒香拜佛。清代姚鼐曾詩曰:“帆前莽蒼暗平蕪,風雨神靈定有無。一片云遮分水廟,四垂天入蜀山湖?!?/p>
蜀山湖因蜀山而得名,明清兩朝蜀山湖不僅是保證漕運的水柜,她同時也被周圍的百姓視為母親湖。周邊的老百姓的吃穿用都來自蜀山湖,因此,蜀山湖有“日出斗金”的美名。
據老人講,曾有一年大旱,其它收成皆無,只能靠水吃水,把魚撈光,再撈水草吃,就這樣救了周圍的老百姓。
解放初期,在蜀山湖有一股頑固土匪,依靠蜀山湖天塹,白天隱蔽在蘆葦蕩里,晚上住在蜀山上的寺廟里,時不時地走出蜀山湖騷擾百姓,殺害共產黨干部,專和共產黨作對。解放軍的首長為了老百姓不受騷擾,為了保護勝利果實,索性下令炮轟了蜀山上的寺院,土匪從此再無棲身之地,一個個被抓獲,從此,周邊的老百姓才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現在的蜀山湖已經干涸,變成了肥沃的良田。蜀山歷經滄桑,基本上成為平地,關于遠古時代的文化遺址已被埋在地下。蜀山寺雖然在解放初被炸掉,改革開放后,為了發展旅游經濟,又被恢復起來。
蜀山之地故事有很多,但只有推動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英雄,和為國家、為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和故事才會流芳萬古,才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像修建蜀山寺的避世落魄舉子,至于他是誰,他的名字叫啥,早就被人們遺忘了。
簡 介
宋來興:教育工作者, 原供職于汶上縣南旺鎮教辦,濟寧市作家協會會員,濟寧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濟寧看點》法律顧問:山東舜翔(濟寧)律師事務所
法律問題請撥:13371211587(杜飛律師)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表內容、圖片、文字、字體等版權信息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無法查證版權的或未注明出處的均來源于網絡搜集。如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其中的內容與圖文等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請在發現之日及時與本平臺(聯系方式QQ:1067959582)聯系,我們將在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