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編輯|韓迅
【導語】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車規級功率器件市場的發展備受矚目。
作為國內功率半導體領域的明星企業,東微半導(688261.SH)在過去兩年經歷了業績深蹲。直至2025年第一季度,這家曾深陷盈利滑坡泥潭的企業突然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當季度營收同比激增63.42%,扣非凈利潤更是同比暴增144.13%。
在新能源汽車功率器件國產化加速、SiC/GaN等第三代半導體技術迭代的催化下,東微半導的業績逆襲是單點突破,還是行業拐點的預演?
6月25—26日,就業績修復、新產品拓展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東微半導發函并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復相關問題。
【摘要】
1.第一季度業績明顯改善。2024年,東微半導的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98.06%,盈利規模從2022年的2.68億元驟縮至2024年的231.90萬元。不過,2025年第一季度,其營收同比激增63.42%,扣非凈利潤同比暴增144.13%。
2.技術破局重構競爭壁壘。目前,東微半導正將研發錨點鎖定于三大戰略要地:車規級功率器件領域、算力服務器電源和新能源功率模塊領域以及先進材料等領域,加速產業突圍。
3.聚焦業績增長持續性。建議投資者重點跟蹤東微半導營收和凈利潤的環比增速,驗證業績增長的持續性,以及關注SiC功率器件的量產爬坡進度與良率提升節奏、12英寸工藝平臺的驗證周期與產能釋放節點、海外高端市場客戶認證的進展。
【正文】
第一季度業績明顯改善
2022年叩響科創板大門時,東微半導曾以“功率半導體黑馬”之姿點燃資本市場的熱情,股價一路飆升至300元大關。
然而,這場資本狂歡僅維持不到一年便急轉直下。2023年,東微半導的扣非凈利潤同比腰斬,2024年的扣非凈利潤同比跌幅更是高達98.06%,盈利規模從2022年的2.68億元驟縮至2024年的231.90萬元,上演了“業績高臺跳水”的戲碼。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東微半導的產品呈產銷兩旺的態勢,功率半導體產品的產量同比大增52.97%至3.81億顆,銷量亦同比勁增50.44%至3.57億顆。
然而,在這組亮眼數據背后,東微半導產品售價的大幅下滑正引發盈利層面的劇烈波動。受行業周期下行與市場競爭加劇影響,2024年,該公司毛利率從2023年的22.73%驟降至14.29%,凈利率更從2023年的14.39%顯著收窄至4.01%,量增價跌的市場環境正考驗著其盈利韌性與成本管控能力。
轉折出現在2025年第一季度,當市場還在為其連續兩年的盈利滑坡憂心忡忡時,東微半導突然甩出一份令人驚喜的成績單:當季度營收同比激增63.42%,扣非凈利潤暴增144.13%。
這場遲來的業績反轉,究竟是行業周期觸底的必然反彈,還是東微半導在車規級IGBT與SiC器件領域突破的價值兌現?
在2025年一季報中,東微半導表示,公司業績的增長主要系受5G基站電源及通信電源、數據中心和算力服務器電源等應用領域需求回暖、產能持續擴大、新產品不斷推出及產品組合結構進一步優化等利好因素影響。
技術破局重構競爭壁壘
從行業競爭看,功率半導體的技術博弈已從“單一產品迭代”升級為“工藝平臺+場景方案”的體系化競爭。
作為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車和工業領域的功率半導體企業,東微半導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完成業績逆襲的蛻變?這成為投資者頗為關注的話題。
在2024年年報中,東微半導表示,公司正將研發錨點鎖定于三大戰略要地:車規級功率器件領域、算力服務器電源和新能源功率模塊領域以及先進材料等領域。
2024年,東微半導加碼TGBT大功率產品研發,在鞏固微型逆變器及儲能應用優勢的基礎上,重點突破光儲電站、新能源汽車等高端場景。其中,東微半導的E系列高速TGBT產品被批量應用于60kHz頻率電源系統,成功實現高速IGBT領域的國產化;L系列TGBT產品的Vcesat參數突破國際品牌技術壁壘,替代國外廠商的超低Vcesat IGBT產品;650V—1200V系列產品的多款高速型號切入新能源車載充電器市場;基于950V平臺開發的330kW功率模塊已批量供應國內一線光伏廠商,支撐大型電站并網方案。
在先進材料方面,東微半導深度布局SiC功率器件領域,加大第三代半導體的產品線擴展以及第四代半導體的研發,構建起覆蓋二極管、MOSFET的完整技術體系,謀求新的業績增長曲線。2024年末,東微半導已實現SiC二極管、SiC MOSFET及自主知識產權Si2C MOSFET的系列產品量產。其中,第二代、第三代650V、1200V平臺SiC MOSFET完成車規級量產考核,正式進入批量供貨階段;全新研發的650V、750V、1200V第四代SiC MOSFET采用創新結構設計,已向客戶送樣驗證,預計年內啟動規模化量產。
在深耕內生增長的同時,東微半導還通過戰略并購加速外延布局。據2024年年報,東微半導正密切持續關注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產,在評估業務協同性、戰略匹配度及風險收益后,審慎推進并購整合,以構建更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2025年1月17日,東微半導宣布擬以0元對價收購蘇州電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電征科技”)54.55%的股權,實現絕對控股。據東微半導公告,電征科技在算力服務器電源和新能源功率模塊領域的研發能力,可加速東微半導功率模塊產品的迭代升級,加快推進重點產品線的擴充和延伸。
聚焦業績增長持續性
盡管東微半導短期面臨行業周期下行壓力、市場價格競爭加劇的雙重挑戰,部分產品線盈利空間或面臨階段性承壓,但該公司在技術迭代與市場布局上的長期優勢正逐步顯現。尤其是其新產品量產進程加速推進,有望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高端應用領域實現業績突破。建議投資者重點跟蹤東微半導營收和凈利潤的環比增速,驗證業績增長的持續性,以及關注SiC功率器件的量產爬坡進度與良率提升節奏、12英寸工藝平臺的驗證周期與產能釋放節點、海外高端市場客戶認證的進展。
(全文2216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