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流量最高的車企,非小米莫屬。自發布首款車型SU7以來,小米僅用一周年便取得了累計交付超15萬輛的成績。
如今,小米再次甩出了王炸。6月26日晚,小米首款SUV車型小米YU7正式上市,新車推出標準版、Pro 版、Max 版三款配置,售價分別為25.35萬元、27.99萬元、32.99萬元。
回溯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的市場表現,自去年3月開啟交付以來,小米 SU7 銷量穩步上升,月均銷量達到 1.3 萬輛左右,成功躋身20萬以上純電轎車銷量前三。終端售價上,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聯合精真估發布的《2025年5月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小米SU7 1年保值率為 94.71%,在新能源中大型轎車保值率排行榜中位列第二,是新能源市場中妥妥的“理財產品”。
此次上市的小米 YU7 會復刻小米 SU7 的 “理財屬性” 嗎?
從市場表現來看,發布會上,小米汽車官方宣布,小米YU7發布后3分鐘,大定訂單突破 20 萬臺。
這個數據到底有多夸張?此前,小米首款轎車SU7發布時,官方公布的數據為 “4分鐘大定破萬”。按照小米YU7的起售價25.35萬元計算,這意味著在發布后的3分鐘內,小米YU7的訂單金額就超過了 500 億元。
小米 YU7 發布后大定訂單數據確實亮眼。但大定訂單并不等同于最終銷量,在了解小米的大定策略后,后續可能有部分消費者或是為了一時炫耀、或是因為資金等各種原因放棄購買。
同時,小米 YU7 的產能也是一個關鍵問題。小米目前僅有北京亦莊一座工廠,二期工廠雖在建但尚未形成規模化產能,面對 SU7 積壓的近 30 萬訂單和 YU7 新增的大量訂單,產能明顯吃緊。
官網顯示,SU7最快仍需33周才能交付,小米YU7雖承諾 “鎖單后1-5周交付” 的 “準現車” 模式,可業界預測部分用戶可能要等到2026年才能提車。
此外,小米YU7與SU7雖共享Modena平臺,但YU7項目 90% 的零部件都經過重新開發,這使得兩款車型在產線適配和生產工藝上存在顯著差異,大大增加了產能爬坡的難度。小米SU7上市初期就由于交付周期較長,導致二手車價格出現了倒掛現象。
實際上,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小米YU7也出現了類似小米SU7剛上市時的加價轉讓現象,加價幅度從1000元到18888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車官方并不支持修改購車人,消費者通過非官方渠道下單,存在例如可能遭遇定金詐騙、“黃牛” 臨時加價、車主身份無法認定等情況,最終導致車主權益受損和財產損失等諸多風險,這也會造成二手車市場混亂。
此外,通常影響車輛保值率的因素還包括品牌、產品力、市場供需關系等。從產品力角度來看,小米YU7延續了小米SU7的產品優勢,同時在空間、配置等方面進行了升級,能夠滿足消費者對于中大型 SUV 的需求,但在和同價位車型相比的核心配置上卻沒有亮眼的地方,更多的保值點也和小米SU7一樣,是源于小米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以及龐大的“米粉”群體追捧。
在新能源車保值率堪比股市K線的年代,小米YU7的“理財屬性”本質是道綜合題:一方面是粉絲經濟的信仰加成,另一方面是產能短缺的饑餓營銷,中間還夾雜著“科技平權”的品牌濾鏡。
不過在汽車圈,“期貨”玩得再好,也得先有交付兌現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