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9點,淄博高新區衛固小區居民劉先生指著白內障手術后復查正常,感覺清亮的眼睛,露出得意的神色。就在半年前,他還以為今后要在白內障的模糊視界里度過,如今家門口的手術臺讓他重見清晰——這不是三甲醫院的特例,而是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用三年時間織就的"健康網絡"縮影。
從眼科手術室里180萬的進口顯微鏡,到耳鼻喉科診室里填補區域空白的硬性內鏡;從疼痛門診里讓老匠人直起腰桿的岐黃針,到前畢村衛生室里能做遠程心電的300平米診療空間…… 這座鄉鎮衛生院正以破局者的姿態,把"大病不出區"的醫改藍圖,一針一線縫進鄉村振興的肌理里。當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如同璀璨星河,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的實踐證明:讓每顆星光照亮鄉村健康小路,才是基層醫療最惠民的實踐。
眼科“光明行動”:點亮患者清晰視界
“我的白內障快十年了,覺得不是大病,加上市區的大醫院距離家又很遠,治療也不方便,就拖了下來。”劉先生介紹,自己今年79歲,去年冬天開始,白內障愈發嚴重,導致視力明顯下降,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連基本的行走都變得小心翼翼。今年春節期間,他與親友聚會時,得知家附近的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已開展眼科相關服務,且手術比較成熟。于是,春節過后,他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衛生院做檢查。前來衛生院坐診的淄博市中心醫院的眼科專家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一期置入手術方案。手術十分成功,術后他的視力明顯恢復。
近三年來,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充分發揮醫聯體合作單位 “傳、幫、帶”作用,積極開展眼科“光明行動”。衛生院投入180余萬元購置了眼科手術顯微鏡、裂隙燈顯微鏡、AB超等先進的眼科設施設備,為眼科診療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時,增設眼科專家門診,淄博市中心醫院眼科專家每周定期來院坐診。專家們帶領衛生院眼科團隊,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并定期開展白內障等眼科手術。
截至目前,衛生院已成功完成393例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一期置入手術,專家坐診達57次,診療病人2600人次,開展眼部疾病篩查10000余人次。新引進的OCT設備投入使用后,進一步提升了醫院的硬件實力,為臨床醫生提供了更為準確、直觀的疾病診斷依據,也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更精準、高效的醫療服務,推動眼科手術向專業化、精細化、數字化發展,使衛生院的眼科診療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耳鼻喉科:從無到有的跨越發展
曾經,衛固中心衛生院的耳鼻喉科幾乎一片空白,村民們有這方面的疾病,都要跑到城里的大醫院,費時費力。為改變這一現狀,衛生院選派年輕醫生外出進修學習,并引進先進的耳鼻喉醫療設備。
傅山小區居民李先生長期被鼻炎困擾,經常鼻塞流涕,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以往他只能去市區的三甲醫院就診,每次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得知衛生院有了耳鼻喉科后,他前來檢查。經過硬性鼻內鏡檢查,醫生明確了他的病情,并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案。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李先生的癥狀得到了明顯緩解。
截至目前,衛固中心衛生院已成功完成耳內鏡932人次,鼻內鏡243人次,喉鏡178人次,門診診治3902人次。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衛固中心衛生院耳鼻喉科醫生醫療技術水平持續提升,能熟練并規范開展先天性耳前瘺管及囊腫切除術耳廓假性囊腫切除術、纖維硬性鼻鏡檢查、腺樣體肥大、急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等一系列耳鼻喉科疾病的診療。實現了基層醫療資源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填補了淄博高新區在這方面的診療空白,走在了全市鄉鎮衛生院特色項目建設的前列,讓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增強群眾的就醫獲得感。
中醫藥服務:傳承創新 惠澤百姓
大河南村的55歲村民趙女士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部及下肢疼痛難忍,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行走和睡眠。她四處尋醫問藥,嘗試了多種治療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后來,她聽說衛固中心衛生院開設了疼痛門診,便前來就診。醫生通過詳細檢查和診斷,為她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采用體外沖擊波療法、針刀療法、溫熱藥物導入等中醫特色療法,并配合小針刀、封閉等手術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她的疼痛癥狀得到了極大緩解,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重視人才培養,分批選派業務骨干到上級醫院進行中醫特色療法和中醫護理技術學習,大力發展中醫適宜技術治療疼痛。疼痛門診自2024年開診以來,實行中西醫結合一站式診療模式,著力開展體外沖擊波療法、針刀療法、溫熱藥物導入、隔物灸、督脈灸、岐黃針等中醫特色療法,以及小針刀、封閉等手術治療。截至目前,共接診8911人次,住院患者166人次,開展中醫適宜技術4782人次,為眾多飽受疼痛折磨的患者帶來了福音。
中醫適宜技術:送醫上門 服務到家
每周,衛固中心衛生院的中醫醫護人員都會在轄區的村居、社區廣場開展義診活動,運用山東省著名中醫孫付軍教授的六經學術體系為居民提供診療服務。通過義診活動,衛固中心衛生院國醫堂不僅將六經學術體系的智慧傳遞給更多人,更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中醫的魅力與價值。
自2024年深入開展“送醫上門 健康到家”巡回診療工作以來,衛生院更好地滿足了轄區老年人就近就醫的醫療需求,切實解決了老年人“看病難”問題。為提升鄉村醫生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衛生院引進孫付軍教授的中醫創新特色扶陽針,定期組織開展鄉醫扶陽針針灸療法培訓,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運用中醫特色療法為轄區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醫療服務。
通過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開展中醫藥知識培訓、推廣中醫藥文化等舉措,衛生院切實提升了轄區中醫藥服務能力。院內中醫藥人才培訓體系初步建立,醫務人員中醫藥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轄區6家村衛生室已正常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基層群眾在家門口享受簡便驗廉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有所提高;中醫科門診量穩步提升,中醫藥服務使用率增加,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全院對發展中醫藥特色專科的重要性認識更加深刻,為未來探索自身特色方向積累了經驗。
村衛生室改造升級:打造家門口的優質醫療服務
今年5月6日,前畢村70多歲的劉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檢查身體、調整用藥。以往,由于他所在村莊距離衛固中心衛生院至少有10公里車程,就醫非常不便。自從衛固中心衛生院對前畢中心村衛生室升級改造后,他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衛生室內配備了血分析儀、遠程心電、便攜式彩超等設備,衛生院的醫生和上級醫院的專家還會定期坐診。“現在看病太方便了,衛生室的環境好,設備也齊全,醫生們還很耐心,真是為我們老百姓辦了大實事。”劉老漢說。
值得一提的是,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深入開展“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把村衛生室改造提升工程列入醫院重點工作。經過努力,已對轄區7處村衛生室完成改造,對轄區29處衛生室進行6S升級,并在實現“五有三提升”基礎上,按照中心村衛生室的建設標準對前畢衛生室進行了提升改造。升級后的前畢中心村衛生室建筑面積達到了300平方米,配置了先進的醫療設備,為群眾提供了更好的就醫環境和更優質的醫療資源。
同時,衛固中心衛生院將之前停診的南王村衛生室升級改造為南王綜合門診部,與南王村“兩委”配合,對衛生室從房屋建設、設備配備等多個方面進行升級改造,并由衛生院延伸舉辦,直接派出醫務人員,直接運營管理,打造“縮小版的衛生院”。南王綜合門診部設有中西醫綜合診室、針灸室等,提供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擅長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及針灸治療多種疾病,全面提升了群眾就醫感受。
事實證明,淄博高新區衛固中心衛生院通過在眼科、耳鼻喉科、中醫藥以及村衛生室改造升級等方面的一系列努力,不斷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提升服務效能。從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實際問題出發,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著“醫心向黨,健康為民”的理念,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服務,為守護群眾健康、推動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賦能助力。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張培 通訊員李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