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在晚上弄的。
沒開燈,屋里就靠手機屏幕亮著。針筒是在亞馬遜買的,八鎊多,一套。她看著教程,一邊照做,一邊發呆。
動作很慢,也不太熟練。她不是醫生,也沒學過什么醫學知識。她只是個普通女人,想再生一個孩子。
她叫斯蒂芬妮,住倫敦東邊,單親媽媽,32歲。一個五歲的兒子,叫弗蘭基。那天兒子回家,抱著她問:“媽媽,莉莉有妹妹了,我也能有個嗎?”
她聽了沒說話,晚上一個人在廚房邊洗碗邊掉眼淚。
她不是沒想過再生一個。只是診所太貴了。
人工授精要1600英鎊。她手里連一百都湊不出來。銀行賬戶只剩23鎊多一點。一個月的房租就要550鎊,水電還不算。
她問護士有沒有別的便宜辦法,對方笑了笑,把價目表又推給她:“這已經是最便宜的了。”
她回家,打開手機,一個字一個字地查,最后查到有人說可以自己弄。亞馬遜有套工具,便宜,管用。
她猶豫了三天,買了。
她又下了個找捐精人的軟件,叫“Just A Baby”。翻了很多人的資料,最后選了個說自己是劍橋畢業的。IT男,說話還算溫和。
兩人約在咖啡店后面的巷子。男人遞給她一個保溫杯,說里面就是她要的東西。她接過來,沒多話,就回家了。
整個過程,沒有浪漫,也沒有一點安全感。就是一件事,她要懷孕。
她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心血來潮。她知道自己在干嘛。她就想給兒子一個弟弟。
那天晚上,孩子睡了,她自己躲房間里操作。看著視頻一步一步做,手有點抖。
她想起五年前生孩子的時候,醫院里醫生護士圍著她,來來回回的腳步聲,現在,一個人都沒有。
幾天后,她買了根驗孕棒,兩道杠,懷上了。
她不敢告訴別人。怕被說,怕被罵,也怕被問太多。
她進了一個媽媽群,含糊地說自己懷了。有人說她勇敢,也有人問:“姐妹,不會是用野路子吧?”
她沒回。她知道自己用的是“窮人的方法”。
網上有人發她的照片,說她是“底層女性的覺醒”,還有人把她做成表情包,像女神像,手里舉著注射器。
但也有人罵她,“你怎么知道那個男的是誰?”“精液有病你咋辦?”“你住那破房子,孩子生下來怎么活?”
她開始做夢。夢里有個看不清臉的小女孩問她:“我爸爸是誰?”
她有點后悔,又有點不甘心。
但她沒回頭路。
她說:“我就是沒錢。診所我進不起。別說手術費,坐車過去的錢都要猶豫半天。”
有時候她抱著兒子睡著,會突然醒來,看著天花板發呆。她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她確定,這不是個沖動決定。
她只是想讓孩子有個伴。有個人,在她走了以后,還能陪著他。
她不是英雄,也不想成誰口中的“女斗士”。
她只是個媽媽,沒錢,但想要再做一次媽媽。
她說,“醫生說孩子是上帝的禮物,但這個禮物的包裝盒要1600英鎊,我買不起。”
于是她自己找了個簡陋的盒子,也裝了一份“禮物”。
她不知道這個孩子長大后,會怎么看待自己。但她盡了力。她說:“至少,我沒把他扔在肚子外面。”
她不覺得自己偉大,也不覺得自己低賤。她只是,走了一條別的女人不敢走的路。
而她走,是因為別的路,她走不起。
免責聲明:本故事基于公開資料改編,不作為任何操作建議,僅為呈現當下社會部分真實現象。請勿模仿,自主生育請通過正規途徑,并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你怎么看斯蒂芬妮?你認同她的選擇嗎?歡迎留言說說。也請點個贊,轉發給更多人看看這個現實世界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