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社報道,普京不會親自前往巴西參加金磚國家峰會,而是以視頻形式出現(xiàn),拉夫羅夫?qū)ш牫鱿敖导墔钡恼嫦啵箍茠伋觥按读睢保欢瑯?gòu)成巴西“不安全”的原因,逮捕令只是其一。
先說被普京當作借口的“逮捕令”,2023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以涉嫌非法綁架烏克蘭兒童并將他們強行送往俄羅斯為理由,對普京發(fā)出“逮捕令”,俄羅斯不以為意,甚至轉(zhuǎn)頭就將該法院的院長列入俄羅斯的通緝名單,看似在“藐視法庭”,背后其實是因為俄羅斯在2016年就退出了國際刑事法院,不是成員國,自然就不用被管轄,反正俄羅斯是這么理解的。
事實上,國際刑事法院的一些行為,不少國家都拒絕買賬,俄羅斯口頭和行為上雖都有強硬,然而在普京后續(xù)的出行中,可以說是相當嚴謹,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普京的外訪行為就出現(xiàn)縮水,“逮捕令”的下發(fā),意味著其所有成員國都有義務(wù)逮捕普京,若普京踏入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領(lǐng)土,危險性拔高。
為了確保普京安全,梅德韋杰夫直接表態(tài):西方國家若敢以逮捕令為借口在海外逮捕普京,俄羅斯會直接將行為解讀成“宣戰(zhàn)”,戰(zhàn)斗民族的稱號不可小覷,“逮捕令”成了笑談,直到普京外訪蒙古,既是破例,也是冒著生命危險,蒙古,普京為何非去不可?
原因有三重,其一,訪蒙古之行,普京是受呼日勒蘇赫邀請,動身之前,蒙古國就向俄羅斯做出了保證絕對不會讓普京被逮捕,俄羅斯相信這套說辭,本質(zhì)是底氣足夠,蒙古國嚴重依賴俄羅斯能源,對普京發(fā)難代價太大,這不是蒙古國能夠承受的,其二,普京動身之前,美蒙兩國才進行了外交互訪,鑒于彼時美俄關(guān)系緊張及蒙古國的重要位置,普京必須用“逮捕令后首次到訪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名頭,保住俄羅斯在中亞地區(qū)的影響力。
其三,“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線是中俄蒙三國重要項目,蒙古是必經(jīng)之地,普京必須保證該項目穩(wěn)定,所以在布林肯訪蒙后不久,普京著急忙慌的就去鞏固影響力了。
事實已經(jīng)很明確,破例外訪蒙古,俄羅斯有“賭”的成分,仍然奔赴,是因為蒙古為普京吃了定心丸,但對逮捕令的效應(yīng)以及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能做之事,俄羅斯并無表現(xiàn)的那么輕松,以2023年在南非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為例子,普京本計劃出席,南非總統(tǒng)也表示歡迎,后卻因為南非反對派對政府“逮捕普京”的施壓,最終未能成行。
行為透露的真相,若不能保證百分百安全,普京不會去冒險,缺席將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一方面,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要求造成了困難,另一方面,在邀請普京出席一事上,巴西并不熱絡(luò),該國當局雖然曾提議緩和局勢,為國家元首引入逮捕豁免權(quán),卻既沒有退出《羅馬規(guī)約》,也沒有明確表態(tài)允許普京參加峰會。
不是非去不可,自然選擇不去,普京選擇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與會,試圖規(guī)避風險,以防成為第二個杜特爾特,謹慎是對的,不去其實對雙方都好,誠如烏沙科夫所言,在普京明確釋放不去信號前,巴西并未明確表態(tài)邀請他參會,然而,模棱兩可本身就是一種態(tài)度,蒙古國能冒的大不韙,巴西不敢冒險,而俄羅斯不愿為巴西破例,背后也有考量。
外訪蒙古,一定程度上而言是非去不可,涉及利益,普京親自上門做工作效果定然更好,第二重原因,俄蒙接壤,俄羅斯不必過分擔心有人意圖生事,巴西距俄羅斯卻是山高水長,距離遠,變數(shù)就多,為保安全,在巴西舉行的G20峰會普京就沒去。
對俄羅斯的決定,巴西大概率能理解,因為2024年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會晤,巴西總統(tǒng)盧拉也沒去,醫(yī)療團隊不建議他長途飛行,權(quán)衡之后,盧拉也選擇了視頻參會。只是換了種方式,不影響提出意見。
事實上,金磚峰會有很多問題可談,混亂的國際局勢需要金磚統(tǒng)一的聲音,但就國際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這個問題也該被解決一下,強大如俄羅斯,出行仍受忌憚,當“安全”都能問題,如何能談其他?【戰(zhàn)旗團隊創(chuàng)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