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4月27日下午,濟南府南門外鑼鼓喧天,禮炮齊鳴,儀仗隊一眼看不到尾。晚清洋務重臣,山東巡撫周馥正在等待著客人的到來。
來者何人?竟能享受如此高規格的禮遇。這位客人是個中國通,全名為James Haldane Stewart Lockhart,他給自己起個中文名為駱檄。
駱克哈特與山東巡撫周馥合影。
駱克哈特(1858-1937),英國殖民官員,同時是一名漢學家。1875 年就讀于愛丁堡大學。畢業后進入港英政府任職,一路升為輔政司,地位僅次于香港總督。1902年5月,被派往威海衛任行政長官。
1898年7月1日,英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中英議租威海衛專約》,在威海衛設立臨時行政長官專署,由駐華海軍司令派員管理。1899年轉屬陸軍部。1901年1月1日,英國殖民部接管威海衛。同年7月24日,英國頒布了確定威海衛政制結構及運行方式的《一九零一年樞密院威海衛法令》。1902年5月,駱克哈特被英國女王派往威海衛任最高行政長官——大英帝國欽命威海衛辦事大臣。
駱克哈特上任后,很快就建立起殖民統治體制,積極推行自由港政策。1902年12月,山東巡撫周馥專程親赴威海訪問,并誠摯邀請駱克哈特訪問濟南。周馥的想法一是要利用已在山東威海衛扎根的英國勢力來對付在山東不斷擴大勢力范圍的德國人。二來也想和這位來自西方的官員交換一下實行工商發展和新政改革的看法。駱克哈特也正想探究一下周馥這位洋務重臣在山東實行新政的具體措施,所以欣然接受了周馥的邀請。有了這次從山東沿海到腹地的專門訪問。
英國國家檔案館保存了駱克哈特這次訪問的全過程照片記錄。讓我們跟隨駱克哈特的行程,回到二十世紀之初的山東。
第一輯:晚清舊影:1903,英國欽命威海衛辦事大臣訪問山東
第二輯:晚清舊影:1903,英國欽命威海衛辦事大臣在濟南會見大清山東巡撫
洛克哈特和巴恩斯離開濟南時,列隊的清軍士兵。
周馥等要員們為駱克哈特送行。
1903年5月5日,洛克哈特離開濟南前往曲阜考察,巡撫周馥率群官在濟南城南門為他設宴餞行,濟南眾多百姓也來此夾道歡送。
為駱克哈特送行的樂隊。
清軍列隊為駱克哈特送行。
駱克哈特離開濟南。
駱克哈特一行由巡撫衙門派人護送渡過汶河。
駱克哈特一行渡過汶河。
駱克哈特一行車隊渡過汶河河灘。
駱克哈特一行車隊渡過汶河后集合。
車隊渡過一條小河。
駱克哈特一行到達兗州府城門外。
兗州府田將軍率領的隊伍,在城外迎接。
洛克哈特和巴恩斯上尉在兗州府田將軍的府邸受到熱情接待。那名小孩是田將軍的孫子。
兗州興隆寺塔,建于北宋嘉祐八年(1063),磚木結構,造型奇異,共十三層,為八角樓閣式空心磚塔,下部七層規格與同類磚塔近似,上六層急劇縮小,形成“塔上塔”,極為罕見。
兗州城內復圣廟的陋巷。
兗州府田將軍的隊伍,排成一列為駱克哈特送行。
駱克哈特與兗州府內一名神父見面。
駱克哈特的中文秘書。
路邊茶攤。人們都好奇地看著鏡頭。
隨行的侍從們。
護送駱克哈特的清軍騎兵。
騎兵隊。
護送隊伍中的騎兵,人人都背著槍。
駱克哈特在曲阜的行程可見:晚清舊影:1903,英國欽差大臣到曲阜拜會衍圣公
送走英國人后,山東巡撫周馥密電致自己的老上司袁世凱,建議立即著手在濟南等地籌劃自開商埠,以維護利權。
一年以后的1904年5月1日,光緒三十年三月十六日。袁世凱、周馥共同上奏《直隸總督袁世凱等為添開濟南濰縣及周村商埠事奏折》。三天以后,5月4日,光緒皇帝朱筆一揮批道:“外務部議奏,欽此。”5月6日,外務部“議復奉旨允準”,并于5月19日“抄錄通行”,周知天下。濟南開埠由此變為現實。
1906年1月10日,濟南、周村、濰縣三地同時舉行開埠典禮,正式開放為“華洋公共通商之埠”。濟南的開埠典禮,由周馥的后任者楊士驤主持,有200名客人受邀出席,其中包括70名外國人。楊士驤在講話中稱,濟南等地自主開埠,“是向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并“為其他內陸城市提供了樣板”。
而駱克哈特在威海衛大臣任上一共干了13年,后來又兩次訪問濟南,與周馥、楊士驤、袁樹勛、胡廷干、孫寶琦數任山東巡撫都保持者良好的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