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一代共有死后謚號“文忠”者共有11個人,他們分別是索尼、傅恒、林則徐、文祥、周天爵、李鴻章、沈兆霖、榮祿,還有梁鼎芬。這些人中,除了梁鼎芬以外,因為他的“文忠”為清遜帝溥儀所賜,其他的歷史人物在清朝歷史上都有所建樹。
周天爵,山東東阿人。嘉慶十六年進士,歸班銓選。道光四年,授安徽懷遠縣令,從此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自擔任懷遠知縣起,先后出任濮陽知縣,宿州知府,廬州知府,江西、安徽按察使,陜西布政使,漕運總督,河南巡撫,閩浙總督,湖廣總督等要職。因為周天爵每任一處皆以勤于政事,明敏干練著稱于官場,朝廷對他頗為器重。
然而,周天爵死后之所以能夠獲得“文忠”這個一等二的謚號,除了他平素居官名聲在外之外,就是在他復任安徽巡撫以后,太平天國北伐軍兵臨宿州城時,面對數萬太平軍來攻,而城中僅有兵3000人的情況下,79歲高齡的周天爵命人大開城門,效仿諸葛亮以疑兵嚇退了太平軍。
周天爵之所以敢如此對待太平軍,完全得益于他在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以后,他以廣西巡撫加總督銜的身份進入廣西鎮壓太平軍起義。
在廣西期間,周天爵這位已經年過七旬的老人,每戰皆親臨前線,與太平軍真刀真槍的對陣,對官兵有敢后退者,周天爵揮劍就斬。正因為如此,他曾經僅帶200人就打敗了數千太平軍的進攻。
倘若不是廣西提督向榮與其不和,以周天爵出色的行政手段還有軍事才能,太平軍能不能走出廣西還不好說。
太平軍沖出廣西以后,清廷追責,周天爵被放歸鄉里。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不久,為了迅速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太平天國對清王朝發起了北伐與西征。
由林鳳祥等人率領的2萬太平天國北伐軍,由于是清一色的廣西老兵,他們的戰斗力十分強悍。
當北伐軍向清王朝統治心臟大踏步挺進時,為了有效的遏止住太平軍的攻勢,咸豐帝及時啟用了已經79歲高齡的周天爵,命他以安徽巡撫的身份前去鎮壓太平軍。
話說太平軍自浦口殺入安徽以來,他們所遭遇的清軍也就幾千人,而且這些人幾乎沒什么戰斗力,他們每見太平軍,林鳳祥僅用一個沖鋒就輕松的打敗他們。
就這樣,一路勢如破竹的太平軍兵抵軍事要地六合縣。在這里,林鳳祥算是遇見了第一個強硬的對手。
時任六合縣知縣溫紹原,這位頗曉兵事的文人知縣在得知太平軍到來之前,就已經訓練出一支敢戰的民團武裝,再加上城中的幾百正規軍,溫紹原自信能與太平軍一戰。
為了對付太平軍,溫紹原早已在城外布置好了火藥陣,當太平軍準備做飯時,六合城下火藥齊發,在強大的爆炸聲中,太平軍傷亡慘重,而溫紹原又趁著這個機會帶人殺出城來,辯不明敵人情況的林鳳祥只能帶領太平軍冒著硝煙沖了出去。
為了尋找目標報六合城下之仇,林鳳祥便把太平軍進攻的目標選在宿州城。
時宿州城僅有守軍3000人,面對幾萬太平軍的圍城,周天爵自知憑這點人要是能守住宿州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早在廣西時周文爵的敢戰之名就為太平軍所知,這一點就連驍勇善戰的林鳳祥亦頗為忌憚?;谶@一點,明知守城無望的周文爵決定學諸葛亮,準備以空城之計嚇退太平軍。
盡管如此,周天爵亦知此舉是以全家人還有全城的軍民為賭注,倘若有失,他將給宿州帶來滅頂之災。
正因為這樣,周文爵在登城樓之前就已經向家人交代了后事。交代完之后,他便命人將宿州城門敞開,自己則拿著煙袋鍋走上城樓。
在城樓上,他擎著煙袋鍋坐在四周堆滿干柴火藥的太師椅上,笑對太平軍前來攻城。
當林鳳祥帶人殺至宿州城下時,只見宿州城門大開,城里道上里面見不到一個行人,只有周文爵高坐城樓上,在那慢悠悠的吸著煙。
林鳳祥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因為有六合之敗,他認為宿州早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不可能大開城門任由自己攻城。
為了穩妥起見,林鳳祥決定撤兵而去,但氣盛的李開芳不干,他想獨自帶本部人馬攻進城中以試虛實,但被林鳳祥嚴詞拒絕,李開芳只好垂頭喪氣隨著林鳳祥離開了宿州城。
周天爵見太平軍撤兵,當即下令城中的3000人隨自己傾巢而出,前去追殺太平軍。
這一追擊,周天爵大獲全勝,竟然斬殺了太平軍千余人。
在這次宿州之戰不久,79歲的周天爵便因病逝世于軍中。
周天爵死后,咸豐帝為了激勵他人以周天爵為榜樣,共同為清王朝賣命,下令追晉周文爵為兵部尚書銜,追贈謚號為“文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