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伊朗總統宣布,與以色列的戰爭正式結束,這場持續12天的戰亂,也臨時劃上了句點,而德黑蘭的表現,無疑讓那些支持者很失望。
據俄媒報道,在伊以達成停火協議之后,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表示,該國會繼續譴責以色列對伊朗的侵略,但不會與伊朗展開任何軍事合作。
雖然對巴基斯坦而言,不軍援伊朗肯定是對自身、以及對平復局勢最為有利的選擇,但這話說出來,難免會讓德黑蘭感到寒心,畢竟之前,巴基斯坦可是堅定支持伊朗的國家之一。
不過,其實不止巴基斯坦,連幾個月前,剛跟伊朗升級戰略伙伴關系的俄羅斯,都沒打算出手幫助伊朗。
普京解釋不會軍援伊朗
這種漠視的態度,氣得伊朗駐俄大使,直接用俄語發文,聲稱“伊朗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現在與我們站在一起的人,以及那些無所作為、冷眼旁觀的人。”
這話就差指著俄方的鼻子罵了,但克宮依舊不為所動,普京更是直言,兩國關系里沒有軍事條款,沒有為其提供援助的義務。
為什么被伊朗視為盟友的國家,現在一個個急于跟其劃清界限呢?客觀而言,問題其實出在伊朗內部。
過去幾十年來,伊朗都表現出了對美國的強硬態度,但佩澤希齊揚這個改革派上臺后,伊朗開始想方設法找美國談判,年事已高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逐漸失去了對權力的把控。
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
既然伊朗的立場已經開始動搖,甚至是轉變,俄羅斯、巴基斯坦自然也會與其保持距離。
尤其特朗普透露,之前美軍轟炸伊朗的地下核設施,對方在報復美軍基地之前,反而給他通風報信,最終這場反擊未傷一人,造成的損失也微乎其微。
伊朗的小心翼翼,甚至讓人幾乎忘卻,他們才是被美以軍事侵略的一方,也讓外界認清了該國高層的真實想法,那就是全力恢復談判。
但問題來了,美國并未承諾會改變立場,一直是采取強硬態度,要求伊朗完全放棄核能,現在,德黑蘭這么一退,美以只會更進一步。
特朗普宣布伊以停火
而且,伊朗是“抵抗之弧“的軸心,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伊拉克武裝力量這些同美以硬剛的勢力,看到自家老大變得“軟弱”,恐怕也會因此泄氣,甚至被逐個擊破。
同樣的道理,既然伊朗自己都不想打,下不了這個決心,他國就更不會出手了,不然等到真介入局勢的時候,德黑蘭如果突然退縮,反而會把盟友給賣了。
這也是為什么,支持伊朗的聲音雖然龐大,但其找不到以色列那種靠山,因為其自身就是不穩定的,越是反復,越是難以得到他國的信任。
可以預料到的是,這次伊以停火之后,美以在談判桌上,只會步步緊逼,因為他們已經摸出了伊朗的深淺,越是渴望施舍而來的和平,就越會被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