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發21中!這是出口沙特的激光反無人機系統的戰績!
繼中國殲-10CE戰機和霹靂-15E空空導彈,在印巴空戰中大展神威之后,沙特戰場又傳來一波讓人血脈噴張的好消息!
據悉,中方出口沙特的“Skyshield”(天穹)激光反無人機系統,在守衛沙特“愛國者”防空系統陣地時,成功擊落了21架胡塞的“卡賽夫-2”等無人機,實現了“21發21中”的100%攔截實戰戰績。
這波操作,不僅讓中式武器的實戰口碑再上一層樓,更讓全球軍迷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
估計接下來,中式武器又要大賣了。
天穹激光反無人機系統,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發的一款集成化反無人機防御系統。
旨在應對日益增長的低空無人機威脅,包括偵察無人機和自殺式無人機。
該系統通過整合雷達、光學傳感器、電子干擾器和激光武器,形成一個多層次的防御網絡,能夠高效探測、跟蹤并摧毀無人機目標。
技術亮點,硬核到飛起。
比如,采用高能光纖激光器,標準功率30千瓦,單次發射成本僅需數美元。
相比防空導彈一發數百萬美元,高射炮齊射數萬美元,簡直就是“白菜價”。
再者,“天穹”系統通過聚焦高能激光,在實戰中可對無人機結構部件進行燒蝕破壞,幾秒鐘就給烤得外焦里嫩,直接報廢。
搭配S波段三面陣低空監視雷達與光電跟蹤系統,可6秒內切換鎖定新目標。
對那些飛行時速不超過216公里、尺寸不超過2米的小型無人機,4公里內被“天穹”系統隨便虐。
2022年,胡塞武裝發動21架“卡賽夫-2K”無人機,組成烏泱泱的集群,氣勢洶洶地撲向沙特吉達港,目標直指美制“愛國者”防空系統陣地。
結果呢?“天穹”系統淡定出手,激光一掃,21架無人機愣是一個沒跑掉,全程攔截無一漏網,關鍵設施毫發無傷。
此戰后,沙特防空軍少將阿里,激動得不得了,親自向中方團隊授勛嘉獎。
此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官方報告還透露了個更硬核的數據。
“天穹”系統在一年內的測試中,成功攔截了110架無人機,保持了100%的成功率。
這可靠性,簡直是無人機界的“噩夢制造機”。
胡塞武裝的無人機下次再來,可就得掂量掂量了。
“天穹”在手,天空可不是你們說了算!
熟悉軍事的朋友肯定知道,之前沙特從中國購買過一款寂靜狩獵者(Silent Hunter)激光反無人機武器。
那么,它跟這次的“天穹”有啥區別?哪個更牛?
先說寂靜狩獵者,它是30千瓦低空激光防御系統的升級版,功率范圍在30-100千瓦,最大射程4公里。
采用電力驅動的光纖激光技術,能夠快速搜索、跟蹤和摧毀低空無人機。
具備強大的穿透能力,比如在800米處擊穿五層2毫米鋼板,或在1000米處擊穿一層5毫米鋼板。
不過,由于其體積較大,無法用于空中平臺,但其固定和移動版本使其在地面防御中表現出色。
而“天穹”系統,則比“寂靜狩獵者”更聰明。
集成化設計拉滿,雷達、傳感器、激光武器一條龍服務,多層次防御網絡能輕松應對各種花式無人機威脅。
簡單來說,“寂靜狩獵者”是單兵利器,而“天穹”則是團隊作戰的“全能王”。
用個形象的比喻,“寂靜狩獵者”像是武林里的獨行俠,一把飛刀走天下;
而“天穹”則是帶兵打仗的大將軍,排兵布陣無敵手。
你說誰更厲害?看需求咯。
值得一提,據悉未來“天穹”系統還將集成人工智能模塊,讓目標識別更準,操作更省心。
即便面對復雜的無人機集群攻擊,也能游刃有余,甚至還能跟得上無人機技術的“潮流”。
此外,“天穹”系統模塊化設計使其能夠與其他傳統防空系統(如防空導彈和火炮系統)無縫整合,從而形成更全面的防御網絡。
“天穹”在沙特戰場上大放異彩,俄羅斯怕是懊惱不悔。
如果之前能多買幾套這樣的武器,也不至于被烏軍無人機襲擊得那么慘。
接連幾架轟炸機被炸毀,讓俄羅斯元氣大傷,遠程打擊能力和戰略威懾被大幅削弱。
一夜之間,就讓俄羅斯空天軍的戰略打擊,徹底成為“全球二流”。
這教訓,真是用血淚換來的教科書級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