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花花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鏡頭里,漢堡烤肉堆成小山,主播大快朵頤間吃得“津津有味”,打賞禮物刷屏不斷。
可鏡頭背后,假吃、催吐的真相觸目驚心。
人民日報痛批“大胃王吃播”,指出其不僅是對糧食的浪費,更是一場危及75億人的新災難。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一、吃播亂象
在短視頻平臺的推薦頁里,“大胃王”們總以顛覆常識的食量制造視覺沖擊。
100斤的“吳半飽”能在鏡頭前風卷殘云般吞下20斤烤肉,39秒啃完一整顆羊頭的畫面讓彈幕瘋狂刷屏。
而體重剛過百斤的 “豬豬七分飽”更把20斤烤豬、16根扯面當家常便飯,50個包子或30斤巨無霸拉面的挑戰曾讓她一夜爆火。
這些“身材與食量的極致反差”為她們吸引了大量的流量,收獲了無數的打賞火箭與點贊。
但在鏡頭背后,二人催吐的現象頻發。
吳半飽因為食量與身材的強烈反差引發廣泛質疑,而豬豬七分飽臉上長期催吐留下的痕跡愈發明顯。
她視頻里顴骨突出,鎖骨凸起的身材早已脫離健康范疇,活像一具行走的骷髏。
更觸目驚心的是杭州那位女主播,兩小時狂炫幾十斤食物后催吐,竟把牙刷不小心吞進了胃里,最終靠手術才取出。
來源:澎湃新聞
這類“暴飲暴食-催吐排毒”的惡性循環,在吃播圈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吃播視頻里的 “大快朵頤”,本質是一場精心設計的表演。
無數未剪輯的片段揭露真相:某主播在鏡頭前塞下整盤烤肉,轉頭就對著垃圾桶狂吐,地面濺滿未消化的食物。
B站UP主“孫狗子和劉老虎”曾誤傳未剪輯視頻,畫面中他反復咀嚼漢堡后吐進塑料袋,被粉絲戳穿后慌忙注銷賬號。
被粉絲發現假吃
另一位UP主“cram阿強”則更“頑強”,被質疑假吃后僅停更兩個月就換號復出,流量誘惑下,職業道德早已被拋諸腦后。
但比造假更刺痛人心的,是真實 “大胃王”的毀滅式生存。
沈陽一位吃播網紅半年內從 200 斤暴增至280斤,最終在直播前因身體發麻、頭暈目眩猝死家中。
19 歲的孫藝軒為博眼球挑戰極限飯量,一年爆肥40斤,從陽光少年變成臃腫青年,最終倒在鏡頭前。
來源:封面新聞
千萬粉絲網紅泡泡龍的遭遇則撕開資本的冷酷 ——公司逼他挑戰倒立喝油,那句“喝完我就得死廁所”的玩笑話,最終成了預言。
當他臉上爬滿黑斑仍被要求直播時,身體早已被暴飲暴食和過度勞累掏空,猝死不過是時間問題。
但吃播的影響不僅僅是個人健康的損害,其中的社會危害則更加重大。
二、社會危害
在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密碼里,“瘦女孩狂炫十斤飯”的劇本永遠能戳中觀眾痛點。
鏡頭前,骨感主播用纖細手指捏起漢堡塞進嘴里,彈幕刷滿“神仙身材”“吃不胖體質”。
可屏幕外,多少網友對著鏡子捏起腰間贅肉,陷入“喝水都胖”的自我懷疑?
尤其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本來就對著體重秤較勁,看到主播們狂炫漢堡還能保持漫畫腿,難免偷偷算著自己今天多吃了幾口米飯,甚至學著往嘴里塞過量食物,最后又躲進廁所催吐。
在充滿焦慮的當下,這些“瘦瘦的大胃王”進一步加劇了大家身材焦慮的程度。
當算法不斷推送“狂吃不胖”的劇情,許多人不知不覺就把身材焦慮和飲食焦慮背在了身上,連好好吃頓飯都變得小心翼翼。
除了制造焦慮,這些大胃王背后浪費食物的行為更加可恥。
當你為主播炫完20根烤腸歡呼打賞時,垃圾桶里烤腸正躺在殘羹里發臭。
吃播行業的浪費黑幕遠比想象更觸目驚心:某百萬粉絲主播為拍 “100斤龍蝦宴”視頻,鏡頭前扒拉幾口便以“吃撐了”收尾,轉身就將整盆龍蝦倒進泔水桶。
更有團隊為追求視覺沖擊,將成箱牛奶淋在蛋糕上,拍完直接當垃圾處理。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場10分鐘的吃播視頻,消耗的食材往往超過普通家庭一周的消耗量。
這種揮霍在貧困地區的對比下更顯殘酷。
貴州省六枝特區新場鄉的山村里,因當地環境原因導致土地貧瘠,一旦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產量便會大大減少。
那么當地部分依靠農作物為生的家庭經常會吃不飽飯。
而在加沙地帶的難民營,孩子們在鏡頭前哭訴:“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沒有食物,沒有食物”
而加沙地區的現狀也并非個案,在南蘇丹和塞拉利昂同樣存在食物短缺的問題。
這些沒有食物的人群只能靠泥土餅來充饑,或者從早到晚的翻找垃圾堆撿垃圾吃。
靠撿垃圾充饑的事情也并不少見,在香港深水埗的凌晨六點,80 歲的趙婆婆佝僂著背翻找垃圾桶,發霉的面包被她小心挖掉霉斑,躲在墻角快速吞咽。
這種現象卻很常見,畢竟香港的深水埗是出了名的貧民窟。
但這個畫面卻與城市另一端的景象形成了巨大反差——在香港的另一端,3600噸未過期的食物正被機械臂碾碎成飼料。
這一畫面正是杜甫筆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代復刻。
當吃播主播用 “暴殄天物”換取流量時,非洲肯尼亞的一位母親正用石頭煮“假湯”哄孩子入睡。
她的丈夫被黑幫殺害,疫情奪走工作,八個孩子餓得睡不著,她只能往鍋里扔石頭,用 “做飯”的假象騙他們閉上哭泣的眼睛。
我國直到2020年才全面脫貧,父輩們“三年困難時期”啃樹皮的記憶尚未褪色,新一代卻在流量誘惑下將糧食視為表演道具。
這讓我想起了聯合國的一組數據:2022年全球浪費的食物超過10億噸,而這些糧食夠全中國人14億人吃四年多。
在吃播博主為了流量浪費食物的同時,地球上卻還有無數人正在忍受著饑餓的折磨。
針對這一現象,有網友留言到:“還是袁隆平爺爺把他們喂得太好了!”
如今直播間里被主播咬一口就扔掉的烤雞,在老一輩的記憶里曾是連骨頭都要熬三遍的奢望。
當年輕一代在豐衣足食中長大,饑餓記憶正像褪色的老照片,讓“粒粒皆辛苦”成了課本里蒼白的句子。
針對這一現象,國家也立即出手整治。
三、國家出手整治
早在2020年,央視便已點名批評吃播亂象,之后短視頻平臺也采取了行動。
那些以浪費糧食、宣傳暴飲暴食來博取眼球的賬號都被要求刪除違規作品,嚴重的甚至被永久封號。
當大眾搜索“吃播”時也會有“文明用餐、拒絕浪費糧食”等提示。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主播們轉眼便換了話術。
“今天給自助餐老板上一課”的標題下,仍是堆滿餐桌的烤肉;“深夜食堂測評”的標簽里,整只烤羊被切開擺拍后直接丟棄。
所以一直到現在,網上的吃播大胃王博主還是屢見不鮮。
2022,年北京日報發現這一現象后也火速發文批評:大胃王吃播換個“馬甲”重來,畫風越來越不堪。
今年6月,人民日報更是兩次發文,反對食物浪費,呼吁大眾抵制極端吃播。
之后各大平臺也迅速出臺各種政策,限制夸張吃播內容的推薦,并且對相關賬號進行嚴肅處理。
但整治吃播浪費不僅僅需要國家出手,各大平臺技術干預,更需要大眾能夠提高道德底線和認知標線。
當觀眾不再為“爆辣挑戰、暴飲暴食”的直播和視頻買單,當主播明白“吃相優雅”比“暴食賣慘”更有市場,流量才能回歸正途。
結尾
當暴食表演淪為流量游戲,被透支的何止是盤中餐,更是人類共同的糧食安全防線。
吃播的本質是傳播美食文化,分享美食,它不應該成為浪費食物的代名詞。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