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也是同樣的例子,早期的汽車就是靠產品來賺錢,后來大家發現靠產品賺錢太慢了,還是靠服務來賺錢,所以汽車越賣越便宜,幾十年前普通家庭一輩子都買不起一臺汽車,現在一個年輕人參加工作幾年時間就能買得起汽車,說明汽車越來越便宜了,那為什么要便宜呢?不打算靠產品來賺錢了,打算靠服務和能源來賺錢,你用了車將來就要用我的零部件,你就要買我的保險,你就要交停車費,你還要充我的電。汽車要不要賺錢其實意義不大了,這就是為什么汽車都在虧本賣,而且還是國家在虧本賣,因為造汽車都是國家的錢,個人誰有那么多錢去造車呢?而這就是國補的真實意義,整個社會商業模式在轉變,對老百姓是一個好福利了,普通家庭可以大量的擁有各式各樣的家電,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非常便宜,啊以前手機貴汽車貴空調貴,現在已經沒人說這些東西貴,農村冰箱空調電動車已經比比皆是了,這也是一個好的現象,唯一的缺點就是活著更累了,因為以前只是一次性付出,現在是你要月月付出,現在一個農村家庭付出的電費天然氣都很多,冰箱空調加上你的車充電一年下來電費很嚇人的。
為什么現在會有國補買家電這項政策的,任何一個行業最終是要賺錢的,不賺錢是不可持續的,但為什么要國家要去補貼呢?因為現在整個社會的賺錢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了。
幾十年前整個社會賺錢的模式是靠單純的產品來賺錢,生產一個電冰箱成本是2000塊錢,賣給別人3000塊錢,從中賺1000塊錢。家電企業賺了錢就給國家交稅,現在不是這樣賺錢的了,現在是產品不用賺錢,國家補貼給你,靠什么賺錢呢?靠能源消耗來賺錢,商品是一次性交易,所以能賺到的錢其實很少,像一臺空調用了10年,總共從你身上就賺第1次賣給你1000塊錢,但如果我空調不用賺錢,我補貼讓所有的農村家庭都用上去,10年下來要賺多少錢?
手機也是同樣的例子,手機賺錢只能賺一次且利潤是很微薄的,但如果我補貼給你,讓所有人都擁有兩臺手機,或者所有人都離不開手機,通過服務來賺錢,那你想想利潤多高,全國人民都用手機支付,那你手續費要賺多少錢? 全國人民都有我的寬帶,那一年要賺多少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