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科技大學了解到,今年暑期,北京科技大學將派出390余支團隊,前往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實踐活動。
北京科技大學近日舉辦社會實踐課程化建設20周年研討會及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研討會上,與會成員共同觀看社會實踐20周年宣傳視頻《實踐繪就最美青春》,回顧學校自2005年以來將社會實踐作為必修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化育人體系的探索歷程。
研討會后,北京科技大學舉行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出征儀式。全場師生共同觀看了2025年暑期社會實踐主題視頻《青春的足跡》。校團委書記王海波就今年社會實踐工作進行介紹。他表示,學校社會實踐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以“紅色教育+鋼鐵精神”的實踐新模式,設立五大專項,組建390余支團隊,前往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實踐活動,并在廣泛征求了師生意見建議基礎上,對社會實踐課程的授課內容、評價體系、組織保障等進行了優化調整。
北京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彭慶紅在總結講話中表示,當前正值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的關鍵時期,要以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為切入點,構建更高水平的實踐育人新格局,加強思政和社會實踐的質效融合。一是要注重價值引領,引導廣大學子將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與真實的社會問題相結合,強化同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的銜接。二是要彰顯育人特色,以“大思政”體系建設推進“大實踐”工作格局,構建“紅色教育+鋼鐵精神”的實踐新模式。立足專業特色和學科優勢,進一步推動資源聚集、產教融合、校企協同,進一步優化內容供給,為學生社會實踐開發更多優質資源、提供更多有效指導。三是要聚焦實際成效,優化社會實踐的評價機制,充分考慮實踐過程帶給學生的成長提升和創造的社會價值,以人才培養的戰略高度推動實踐育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月朦
編輯/劉忠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