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直推行的“大而美”法案最終以51:49的結果通過了。然而,這份法案馬斯克是非常反對的。
馬斯克是白宮效率部門負責人,主要任務就是精簡機構人員降低政府開支。這份法案不符合馬斯克的初衷。在馬斯克看來,這份法案表面上可以減稅,但未來10年赤字將增加1.3萬億美元,美債還要再加4萬億美元上限。所以說,馬斯克看來這部法律非但沒有讓美國人民減負,反倒是福利被削減、債務保障將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極大負擔。
就在法案通過后,林賽·格雷厄姆馬上提出一份“反俄制裁法案”。
這份要求對與俄羅斯貿易往來國家征收500%關稅的極端提案,活脫脫就是一張"新冷戰"宣言書。這位獲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30萬美元政治獻金的共和黨鷹派,在記者會上毫不掩飾其戰略意圖:"我們要確保烏克蘭人戰斗到最后一個士兵,而美國只需提供武器和掌聲。"
而且,格雷厄姆堅信美國還擁有同時應對東歐、亞太、中東局勢的能力,他渴望挑起雙線甚至是多線戰爭,徹底擊潰美國所有的“敵人”。顯然,這樣的言論必然增加了美國政策的風險性。
通過《大而美法案》新增的1.3萬億美元赤字,這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債務規模,美國的通脹風險也在增加。為什么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還選擇增加財政赤字,他的目的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近期密集的軍事外交行動絕非孤立事件,而是一套精心設計的"危機轉嫁"戰略。在財政改革失敗、社會矛盾激化的絕境下,這位曾以"美國優先"口號上臺的總統,正在把整個世界推向戰爭邊緣。
最近,美國發動對伊朗空襲,摧毀伊朗核設施;要求北約成員國都提高軍費開支。
特朗普還宣稱推動盧旺達和剛果(金)達成和平協議,通過所謂"沖突礦產監管",美國實際上獲得了對新能源產業鏈的絕對控制,進一步激化了矛盾。
顯然,特朗普在積極籌劃,很可能希望通過“全面戰爭”來解決美國的一系列問題。
這個法案雖然通過了,但后面會落地實施嗎?
紐約州議員、33歲的佐蘭·馬姆達尼爆冷擊敗了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拿下了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意味著他大概率當選紐約市長。
最所以能勝選,就是提出了提出了凍結租金、免費公交車票和市屬雜貨店等主張,得到了大量支持。
這讓民主黨和共和黨都有點慌了,這也是讓特朗普沒有想到的。但這也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美國人民對當前局勢的忍耐程度,已經來到了臨界點。美國這個資本控制的國家,變數出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