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再次證明,做美國的朋友,是致命的,這不,美國又給日本汽車行業來了記重拳——堅持25%的懲罰性關稅雷打不動!
(特朗普對日本把話挑明,25%關稅沒得商量)
1、特朗普鐵了心,要給日本汽車"上刑"
據媒體消息稱,日前,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第七次飛往華盛頓,結果連美國財長的面都沒見著,這臉打得啪啪響。
要說這事兒的來龍去脈,還得從特朗普那套"美國優先"的生意經說起。他在電視臺撂下狠話:"日本市場對美國汽車愛答不理,我們這兒日本車卻滿大街跑,這買賣做得太虧!"這話說得,活像個被坑了的二手車商。
最絕的是特朗普放話說要"寫信了結這事",想象一下白宮發來的"分手信":"親愛的日本:你們家的車,25%的稅沒商量。"這哪是貿易談判,簡直是絕情書!
(日本汽車出口,正在遭受關稅戰的沖擊)
日本這邊急得跳腳。赤澤亮正出發前還信誓旦旦說"25%的稅絕對不接受",結果在華盛頓多蹲了幾天,連財長辦公室的門都沒進去。
2、特朗普的"汽車算術":美國虧了?
事實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從來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更像是一場"誰占誰便宜"的街頭算賬。特朗普掐著指頭算:"日本車在美國賣了幾百萬輛,美國車在日本才賣多少?這不公平!"
但問題是,這賬真能這么算嗎?
首先,美國車在日本賣得少,真不全是關稅的鍋。日本消費者偏好節能、小巧的車型,而美國車企長期以來主打大排量、高油耗的皮卡和SUV,這口味對不上啊!這就好比去川菜館點牛排,賣不動能怪餐館嗎?
(日本車企雇傭大量美國人,特朗普關稅大棒砸中自己人)
其次,日本車企在美國投資建廠幾十年,雇傭了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豐田、本田在美國的工廠比某些美國本土品牌還多,特朗普這一刀砍下去,傷的恐怕不只是日本車企,還有自家就業市場。
但特朗普顯然不吃這套邏輯。他的態度很明確:"要么按我的規矩來,要么別玩。"日本現在進退兩難——接受25%的關稅,本國汽車業利潤大縮水;硬扛下去,又怕美國還有更狠的招數。
更讓日本焦慮的是,就在美日談判僵持不下的時候,特朗普突然對中國拋出了橄欖枝……
3、特朗普的中國牌,讓日本坐立不安
就在美日關稅談判陷入僵局之際,一個更讓東京緊張的消息傳來——特朗普可能要去中國,而且還要參加中國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
(有消息稱,特朗普可能在9月份訪華出席閱兵式)
這可不是普通的國事訪問。如果成行,特朗普將成為首位出席中國抗戰紀念活動的美國總統。想想看,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同框紀念二戰勝利,而日本作為曾經的軸心國成員,這場面簡直能讓日本外交官們頭皮發麻。
為什么日本如此緊張?
歷史問題的敏感神經:中國閱兵的核心敘事是"反法西斯勝利",而日本在二戰中的角色始終是它的外交軟肋。特朗普若高調出席,這對日本來說無異于外交"背刺"。
(特朗普假如率團隊訪華,在貿易方面也有可能展開磋商)
其次,如果特朗普帶著美國商界大佬訪華,簽下大單(參考他5月中東之行搞定的2萬億美元協議),美日貿易談判的籌碼就會進一步向美國傾斜——"你看中國多配合,你們日本怎么就這么難纏?"
更關鍵的是,這次訪問可能帶著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中美剛在稀土出口問題上達成諒解,特朗普顯然想趁熱打鐵。日本媒體已經嗅到危險:日媒直言,中美經貿關系的回暖,正讓日本在亞洲的外交格局中逐漸"被邊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