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自四輪開始,場均上座率已高達2.6萬人左右,這已經超越了中超比賽的場均人數,說明蘇超開始躋身世界第六大聯賽!那么今時今日,誰還敢小看這場“業余”的聯賽?
蘇超的魅力,就是讓不懂足球的也參與進來了——便宜的門票加上潑天的流量,任誰都想要擠進去參與一把,體驗一下,于是行情就開始良性循環和螺旋上升。
蘇超第五輪的場均上座人數,已超上賽季意甲,這就越發的離譜了,正在舉行的世俱杯,稍微冷門一點的比賽,比如切爾西那場的上座率也就才2萬出頭,那可是超專業的職業足球。
足球比賽的上座率從來不只是競技水平的比拼,更是地域文化與經濟活力的較量。
蘇超的火爆,恰恰印證了這一點——當10塊錢的門票遇上散裝江蘇的地域梗,球場瞬間變成了城市榮譽的狂歡現場。
這場草根聯賽的魔力在于,它完美踩中了江蘇人的集體情緒。十三太保誰也不服誰的傳統,在綠茵場上找到了最佳發泄口。
蘇超的票價策略堪稱神來之筆。10塊錢的定價,徹底打破了觀賽門檻,比看場電影還便宜。
這種近乎白送的價格,讓湊熱鬧的、拍照打卡的、純粹好奇的全都涌了進來。
有不少球迷吐槽,現場穿漢服去球場拍照的集美比真球迷還多,但這恰恰形成了獨特的群眾基礎。黃牛把門票炒到500塊,反而證明了市場需求的存在。
蘇超的內核,不只是體育競技,還有地方文旅的出力。論競技,13個隊伍都菜雞互啄,火出圈的本質,是13家文旅在后面推波助瀾。
而官方層面的文旅聯動,讓蘇超玩出了新高度。常州輸球后宣布對揚州市民景區免票,鹽城推出觀鳥+觀賽套餐,南京搞起跟著賽事游活動。
這些操作,把球場上的火藥味,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消費增量。端午假期單常州就接待了10萬揚州游客,文旅部門這波操作屬實贏麻了。
蘇超的賽事設計,也深諳傳播之道。程序員前鋒對戰退休教師教練,社區隊長單挑職業球員,這種混搭陣容自帶話題度。
網友調侃這是唯一不可能踢默契球的聯賽——十三個犟種城市,誰也不想給兄弟留面子。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口號,把散裝江蘇的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概誰也想不到,籍籍無名的蘇超,火爆程度能超過了大名鼎鼎的意甲。
意大利媒體自己的統計,上賽季意甲場均觀眾才3萬出點頭,蘇超第五輪就直接干到3萬2。
昆山奧體中心4萬3的上座人數,放在歐洲都是妥妥的歐冠級別。這數據讓業內專業人士看得CPU都要燒了。
職業足球的困境,在蘇超這里似乎找到了某種破解之道。
當中超球隊還在為球迷流失發愁時,江蘇用最土味的打法實現了降維打擊。
沒有天價外援,沒有資本炒作,有的只是最純粹的地域認同。那些穿著漢服進場的小姐姐,說不定下次就會為家鄉球隊吶喊助威。
組織者這次將流量變現玩得風生水起。蘿卜干炒飯套餐帶動特產銷量翻倍,西津渡景區夜游人數暴漲三倍,連鹽水鴨的搜索量都能飆升74%。這些數據證明,體育賽事完全可以成為城市營銷的超級入口。
賽事組織方最初恐怕都沒料到會這么火。前兩輪場均觀眾不到九千,第五輪就飆到三萬。
場地從社區體育場緊急升級到奧體中心,依然一票難求。這種指數級增長,連最樂觀的預測者都要驚掉下巴。
這里面散裝江蘇的梗文化功不可沒。從吊州到巾州的諧音梗,到鹽水鴨大戰水蜜桃的美食梗,網友造梗速度比球員跑動還勤快。
這種自發傳播形成的裂變效應,確實是任何廣告投放都難以企及的。
當前蘇超所帶來的整體經濟效益,早已經超出了體育的范疇。
酒店預訂量增長20%,餐飲平臺數據直線上升,連帶著周邊產業都吃到了紅利,所帶動的綜合消費可能已達數億規模。這種1+N的拉動效應,正是文體旅融合的理想模板。
資本的嗅覺是最靈敏的,最近他們瘋狂下場贊助蹭流量,搶不到賽事冠名,就去押注高曝光or實力球隊。估計明年的贊助商就得走招投標了,甚至都可能出現天價標王。
草根足球的逆襲,著實給那些職業聯賽上了生動一課。
蘇超用最原始的方式找回了足球的本真——沒有金元足球的浮夸,只有為城市而戰的熱血。
球迷們要看的,是熱血和拼搏的體育精神,就像五連敗的川,只要盡力去拼搏,家鄉父老們眼又不瞎。
蘇超證明了一件事,對抗性的體育比賽,只要積極拼搏,不需要有多高的水平就能好看。
蘇超未來的挑戰,在于熱度如何持續。網絡時代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新鮮感過后能否保持熱度是關鍵。
但至少現在,這場全民狂歡證明了足球在咱們國家遠未過時,只是需要找到對的打開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