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上網的話,就能見識到各種公關案例。
有的公關很高明,寥寥數字就能消除負面輿論,甚至可以逆轉風向。而有的公關就比較拉垮,往往適得其反,越公關網友的意見越大。
坐標浙江,姑娘小李最近經歷了一件比較“糗”的事情。她騎著電動車正常行駛的時候,不料車子突然斷成兩截,她也從車上摔了下來。
從小李提供的視頻畫面中能看到,電動車行進中突然失去動力,然后連人帶車向左側傾倒。小李的左腳及左腿膝蓋率先接觸柏油路面,隨后左胳膊肘也重重地砸在地上。
小李表示,當時是早上9點45分左右,她從家里出發騎車外出,前面一切都很正常。但在經過小區34號樓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事故。
“我騎著騎著就感覺被誰推了一把一樣,吧唧就摔地上了。我在地上待了很長時間,我很懵,起來就看到這個梁斷了。”
“就是因為這個梁斷了才導致我摔的,中間那個地方就‘一刀兩斷’了?!毙±钪钢呀泬牡舻碾娖寇囌f道。
這次意外給小李身上帶來多處擦傷,到今天為止,傷口還沒痊愈。腳腕上、小腿上、膝蓋上、以及胳膊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結痂。
小李說,自己最近剛剛被公司裁員,緊接著又遇到這樣的事兒,也算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麻繩專挑細處斷”了……
不過,小李并不像有些人一樣,哪里跌倒訛哪里。她想,這輛車已經使用整整三年,保質期什么的應該也早就過了,那就自認倒霉吧。
然而,后來發生的事情,讓她心里很不爽,覺得必須得較一較真兒!
原來,她把自己的奇葩遭遇告訴了朋友,朋友聽了也感覺特別搞笑。以前只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糗事兒,如今終于在現實生活中見到網上的段子了。
既然這么有娛樂性,小李就到小區監控室,將該路段的監控視頻拷下來,并發到了某音上。
出乎意料的是,網友們對此也是興趣十足,調侃、關切等各種評論不斷。這條視頻也很快達到了70多萬的播放量,隨手一發,居然爆火。
“我想讓大家看個樂呵,視頻有70多萬瀏覽,后面就不知道被誰投訴了,可能是品牌方那邊,投訴到我禁止播放了?!毙±钊缡钦f。
從她的賬號后臺能看到,投訴的理由為:視頻內容播到“我剛騎上X迪電動車出門500米,還在行駛途中車就從中間一分為二,一刀兩斷,一破兩半,導致我直接摔地上,我都摔懵了,緩了會兒一看大梁斷了。”
該處描述嚴重污蔑X迪,X迪一直秉持嚴格質量把控標準,嚴格接受質監局檢驗、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不存在上述問題,該視頻內容作者斷頭的電車乃是套牌X迪電動車品牌。作者沒有任何證據下惡意污蔑是X迪電車,公司提供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報告。
從投訴內容及行文風格上來看,這應該就是X迪品牌方投訴的。另外在接到投訴之前,一個昵稱為“X迪電動車”的賬號私信小李,稱很抱歉出現這種情況,并要求小李提供聯系方式,對方會派專人處理。
小李為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并沒有把自己的聯系方式發給他。不過,這條信息也更堅定了小李的判斷,視頻大概率就是X迪品牌方投訴的。
小李覺得很不爽,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又不是杜撰的劇本,怎么就成惡意污蔑了?況且,如果是擺拍,自己至于弄得滿身是傷嗎?
本來她沒把這次事故當回事兒,發視頻也就純屬娛樂,以自己的傷痛給網友帶去快樂。不過現在對方未經核實就投訴了視頻,導致視頻被平臺下架,還把“惡意污蔑”的帽子扣到自己頭上,那說什么也得較一較真兒了。
于是,小李又拍了一條視頻,給電動車大梁上的X迪品牌標識來了個特寫。為了證明這個標志不是后貼上去的,她還特地拿鋼絲球使勁來回擦了幾遍。結果大梁上出現很明顯的劃痕,X迪標志也未脫落,可見確實是原標原漆印在上面的。
視頻還配上了氣憤的解說:“覺得這個世界太瘋狂了,我得證明X迪是X迪。這和證明‘我爸是我爸,我兒是我兒,我是我爸兒,我是我兒爸’有什么區別?”
然后,小李又給車架上的銘牌來了個特寫,以此來實錘,這輛車就是X迪,而不是什么套牌車。銘牌上有很清晰的商標、產品名稱、型號、制造年月等信息。
為什么沒有拿購車發票來證明呢?小李說起了這輛車的來歷。她表示,車是從朋友手里買的二手車。三年前朋友做代駕,在實體店里買的這輛電動車。后來朋友干了三個月代駕就不干了,要去別的城市發展,就把車子399元賣給了小李,有轉賬記錄為證。
小李說:“我想曝光這個事情,因為我覺得一個企業,要正面去面對不太好的評價,要積極地處理售后問題,而不是一直在處理提出問題的人和視頻。”
目前,X迪客服聯系了小李,稱會安排就近門店員工上門處理此事。小李答應了,正好也可以檢驗一下損壞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證明一下這輛車到底是不是X迪品牌。
我個人覺得,這個投訴確實很惡心,有點兒欺負人的味道。這樣公關,原視頻確實被下架了,但結果是什么呢?消費者跟你杠上了,這個話題還會延續下去,說不定后期流量會更大,沒準兒還能上個熱搜。
你口口聲聲說嚴格把控質量,接受誰誰誰的監督檢查,有檢驗報告。公司有報告,產品就一定能保證合格嗎?
我大四實習的時候到一家工廠的檢驗部門待過幾天,當時一位老師傅告訴我:用再好的材料,有再好的工藝,請再熟練的技術工人,也避免不了不良產品的出現,任何一家工廠都不敢保證100%的合格率,所以產品出廠前要逐個檢驗。即便如此,到客戶手里的時候還是有可能出故障。檢驗要做的,就是把不良率降到最低,并不是完全杜絕。
你若說小李的車子是套牌,是假的,那就拿出有說服力的證據來證明,而不是僅憑有檢驗報告。一看到出問題,張口就是套牌,那和一出事就甩鍋臨時工有什么區別?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吧?
小李說的沒錯,一個企業應該正視負面的聲音,積極處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積攢口碑。售后,是一個品牌提升產品質量,積累老客戶群體的關鍵所在。
正確的做法,是積極聯系消費者核實情況。首先判斷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是套牌的假冒產品,還是車子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由于個人使用不當(比如經常淋雨導致生銹)?
如果確實是套牌,那就說清楚通過哪些特征判斷是套牌;如果是正品但過了保修期,那就指導她通過更換什么配件能修好,可以到哪里修;如果還在保修期,那就主動幫她約門店,約時間維修。
如此一來,能讓消費者的品牌好感度大幅提升,相信小李再換車還會買X迪。而且這個過程中收集到的信息很有價值,在后續的設計、生產中可以想辦法避免問題再次出現,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或者想把動靜搞大一點,借助小李的這波流量,讓她幫忙把處理售后的過程再剪輯個后續發到網上。所有刷到視頻的網友,就都能感受到品牌方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這樣公關,一能把小李變成老客戶,產生復購;二能消除網上的負面評論;三還能借勢給公司和品牌做一次宣傳,收獲更多潛在消費者。一箭三雕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這么做也不用付出多大的成本,卻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公關拉垮,根源在于責任心不夠,沒有真正把消費者當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大部分公司在創業初期,都會珍惜每一個顧客,而等公司做大了,往往就變得不那么重視了,甚至還會瞧不起。所謂店大欺客,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我就等著看,這事兒能不能上熱搜。
敬請點贊、轉發、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