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先生半個身,先生高我兩昆侖”,這是廣大網友對一個殘疾拾荒者胡雷的評價。
他究竟做了什么事,竟能在中文互聯網上贏得如此高的評價?
事情還要從2023年說起,那年,胡雷被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組列為感動中國的特殊英雄,被《人民日報》譽為“跪著的巨人”和“最美拾荒者”。
然后,互聯網上開始出現無數胡雷的事跡,尤其是一位被她幫扶過的女生看到恩人后的場景,感動了無數網友。
這位女生因為家庭貧困,被胡雷資助多年,有一天,她長大了,想去看看那位一直幫助自己的恩人,沒想到卻是一位殘疾人,還是一位拾荒者。
看到胡雷的第一眼,女生忍不住捂嘴痛哭,她的眼淚中有心疼,有感激,惹得周圍的人也不禁落淚。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開始關注起這位“巨人”的事跡。
胡雷,1993年生人,寧夏中衛人,一歲半喪父,母親改嫁,從小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六歲爺爺去世,同年他因高燒患上小兒麻痹癥,導致下肢癱瘓、口齒不清,終身以輪椅為伴。奶奶不得已將他送進福利院。此后,他靠拾荒和擺攤維持生計,每天爬行數10公里撿廢品,深夜才回福利院。
2008年冬天,胡雷將唯一的棉被和熱饅頭送給流浪漢,那年他只有15歲。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他捐出100元,這是他當時的全部積蓄。
此后胡雷每月向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捐款,直到今天。
2021年河南暴雨,他掏空積蓄買了兩大車物資捐給鄭州;后來的甘肅地震、西藏地震,他都運送物資支援。
2021年,在他28歲生日時,為寧夏固原一所小學525個農村學生捐贈了價值3萬多元的文具。
16年來,他用拾荒和擺攤收入資助500多名貧困學生上學。
16年來,哪里有大災大難,哪里就有胡雷,他雖身患殘疾,他雖衣衫襤褸,他雖蓬頭垢面,他雖滿身泥土,但看到的人無不覺得他干凈、純粹、高大、挺拔。
以他的經歷和條件,如果那次大災他沒捐款,也沒人能說出什么。但是,這次的貴州榕江特大洪水,胡雷又一次出現了。
6月28日,貴州黔東南榕江縣遭遇特大洪水,胡雷知道后,連忙聯系朋友,籌集了19噸物資,包括1萬斤大米、500箱方便面和礦泉水,還有手套等物資,價值約5.5萬元。
這一次,他又花光了所有積蓄,包括直播擺攤所得、政府困難補助金及朋友出資。6月29日下午,歷經十幾個小時奔波,他抵達災區。在清淤清障的榕江,他在泥水中“跪行”卸貨。
此時他的銀行卡、微信錢包、支付寶余額所剩無幾。
說句實話,換作是我,捐個千兒八百的還行,但像胡雷這樣,我肯定做不到,換作在座的任何一位,能做到的恐怕也寥寥無幾。
眼尖的朋友已經發現,胡雷無論是資助貧困學生,還是給災區捐款捐物,從來不通過紅十字會,而是親自采購物資,并且親自跟車押運至災區。
他雖身體殘疾,但頭腦是清醒的,他的錢來之不易,要確保所有物資都能到達被捐贈人手上,唯有如此。
其實事情本來不應該這么復雜的,我們是有紅十字會的,但是,大家為什么不再相信紅十字會了呢?
這些年看看他們都做過什么事吧——
郭美美事件,雖然最后警方證明郭美美所炫之財富與紅十字會無關,但此事讓紅十字會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關鍵是過程中紅十字會的解釋不夠透徹,讓群眾一再誤解。
北京紅十字會,“慰問4000元,吃住花費2.7萬元”,采購高價西服用于“救災”,且供應商與紅十字會存在關聯,擺拍救援,欺騙群眾。
昆明市盤龍區紅十字會,救災備災物資購置費1.4萬元,離退休人員生活補貼5.04萬元。
某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穿著價值近3萬元的衣服,戴著價值60萬元的胭脂白玉手鐲,還有條愛馬仕的絲巾。
以上種種,讓紅十字會的聲譽降到了谷底,大家再提紅十字會,不是嘲諷就是抵制,反正再無信任可言。
一個偌大的公益組織混到如此地步,也算是一大奇觀。
胡雷雖身體殘疾,口齒不清,但他并不傻,他相信世間有大愛,也相信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他有頭腦也有朋友,知道怎么才能讓自己的愛心捐贈效果最大化。
各地紅十字會的領導們,看到胡雷的行動和廣大網友的風評,是不是該做點什么了?
不過沒有你們也無所謂,在危難時刻,中華民族從來不缺挺身而出的英雄和全力以赴的群眾,比如胡雷,比如韓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