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平臺近10億用戶,每天都有無數人試圖通過各種方式走紅。
可河南姑娘李福貴,一個開著小貨車走村串巷賣豆腐雜貨的普通女孩,卻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紅,粉絲量飆升近700萬。
這一刻,所有的劇本和團隊擺拍都被對比得黯然失色。
她的走紅卻并非偶然,而是不經意間踩中了中國文化里的3個隱形規則。
1、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
李福貴的家境,用“貧寒”二字都難以完全概括。
她出生在河南新鄉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父母有精神疾病。
叔叔也因為重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也還有一兒一女要養活。
從小,李福貴就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時,她已經會幫著喂豬、做飯,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地里幫爺爺奶奶干活。
初中畢業后,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李福貴放棄了繼續上學的機會,跟著同村人出去打工。
什么臟活累活她都干,一個月工資雖然不多,她心里想的卻是終于能給家里寄錢了。
經歷過一段婚姻的她,卻因為婆家阻止她幫扶娘家而選擇單身。
別人看不起她,她卻偏偏要讓自己活出個名堂。
家境雖窮,但一家人卻十分和睦,福貴凌晨就起來進貨擺攤賣菜。
天冷時她臉蛋凍得通紅也還堅持叫賣,天熱時她也只用衣服遮著太陽,靠著三輪車歇一會兒。
她不是個聰明人,不怕辛苦,也不舍得對自己好,但每天賣菜的錢都被拿去補貼家用了。
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是她最幸福的事。
漸漸地李福貴攢下來些錢,買了一輛小貨車,開始走村串巷賣豆腐。
剛開始生意并不好,很多村民不認識她,不愿意買她的豆腐。
她沒有氣餒,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磨豆腐,保證豆腐的新鮮和口感,并且堅持把價格定得比鎮上的便宜。
有人問她為什么,她說:
“都是鄉里鄉親的,賺點辛苦錢就行。”
慢慢地,買她豆腐的人越來越多,她的小貨車上也開始增加其他果蔬百貨。
她賣得便宜,人又熱情,總是主動給顧客抹零,一切吃食還都讓鄉親們先嘗后買。
鄉親們慢慢習慣了她的存在,就算是不買東西,聽見李福貴的吆喝聲,也要出來捧場。
李福貴用賺來的錢改善家里的生活,給父母買了新衣服,帶他們去縣城的醫院做了體檢。
她還給堂弟理發,慢慢地鼓勵他去找了一個學徒的工作。
在她的努力下,這個曾經貧困的家,一點點有了“好日子”的模樣。
網友為她們一家曬暖的合照畫了一張畫,李福貴就悄悄把它換作了自己的賬號背景。
李福貴的經歷,完美詮釋了中國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蘊。
困境中往往是逆來順受、接受命運的人居多,李福貴一個女孩子成長過程更是不容易。
她沒有想過逃離家庭、逃離苦難,就算是已經嫁人也掛念著自己的家,這種不屈不撓的勁頭,正是中國人骨子里所推崇的。
2、重情重義,喚醒鄉土人情記憶
中國社會向來是人情社會,但隨著快節奏的發展,現在的社會人情漸趨淡薄,鄰里鄰居也不一定熟絡。
但通過李福貴的視頻,大家找回了那份久違的鄉土人情。
吆喝聲、山村的水泥路、磚瓦房,喚醒了大家對故鄉、對童年的溫暖記憶。
看到這些視頻,觀眾自然而然會對她產生親近感。
走村串巷賣貨的日子里,李福貴成了村里的“熟面孔”。
她不像其他商販那樣,賣完東西就匆匆離開,買東西錙銖必較的。
李福貴賣東西本就是為了讓山村里的老人買東西方便一點。
別人買她的東西,花二三十塊錢就已經算是她的“榜一大哥”了,遇到年齡大些的老人買菜,還會幫忙給送到家。
她不只賣菜,老人們有特殊需求時,比如想要某款布鞋了,她都記在心里,下次進貨專門捎來。
不知從何時起,她去外村賣貨,就會有老人看到她來了就開始做飯,留她吃飯。
這些老人生怕李福貴賠本,不肯白嘗她的東西,拿自家種的瓜果送給她,買了東西連塑料袋也替她節省。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李福貴的視頻看到了自己家鄉的親人,評論區里面紛紛認領自己的親戚,甚至是自家的小黃狗。
老人們也變得愛往李福貴的鏡頭前湊了,因為他們想被自己的孩子看到,也能和孩子們有更多談論的話題。
這種日常,不正是那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中描繪的圖景嗎?
不是所有的村莊都像李福貴視頻中的那樣美好,而李福貴感受到的,是她親手營造出的美好鄉村。
3、真誠是她的必殺技
自從李福貴爆紅漲粉600萬粉絲后,很多人開始模仿她拍攝下鄉賣貨的視頻。
但縱容再模仿,也替代不了她在觀眾心中的分量。
因為他們模仿的只是表面的形式,卻無法模仿李福貴那份發自內心的真誠。
李福貴最初開始拍短視頻,完全是無心之舉。
她的視頻從來沒有精致的畫面,沒有專業的剪輯,甚至有時候鏡頭會有些晃動。
她也沒有團隊包裝和博流量的劇本,視頻里的內容,就是她每天的生活:
早上起床備貨、開著小貨車走村串巷、和村民們聊天,無論回家多晚爺爺都在等著她。
有一次,她拍視頻時,不小心把貨車陷進了泥里,她沒有抱怨,而是笑著喊來附近的村民幫忙。
視頻里記錄下了大家一起推車的場景,雖然狼狽,卻充滿了真實感。
就連被馬蜂蟄住了手臂疼得嗷嗷哭的鏡頭,李福貴也不管大家會不會嫌棄自己丑就發布視頻。
視頻里她的家很破舊卻干凈,鄉村的環境也不完美,卻充滿了人文關懷。
君子坦蕩蕩,這些看似平常的片段,卻打動了無數網友。
很多人說,在李福貴的視頻里,看到了最真實的生活。
命運朝她扔泥巴,她拿泥巴種荷花。
李福貴的視頻里,沒有賣慘的炒作,沒有悲情的背景音樂,只有一個普通人努力生活的樣子。
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只要腳踏實地、真誠待人,就能活出自己的價值。
雖然李福貴沒什么文化,普通話也不標準,但這就是最真實的她。
在她有了能力之后,還給更多人帶來了幸福。
李福貴為他們買了衣服文具,在評論區更是吸引了更多好心人和港榮品牌方的關心和幫扶意向。冬天遇到的那對孤兒姐弟,
就像李福貴所說:
“陰天也不是壞天氣,命運帶來的不會永遠是苦難。”
這種真實勵志的形象,正好迎合了大眾對“真實”的渴望和對“勵志”的追求。
在這個充斥著虛假和浮躁的網絡時代,李福貴就像一股清流,真希望短視頻多一些她這樣赤誠的網紅。
結語
李福貴的爆紅,看似是偶然,實則是必然。
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她,也在借助流量做更多善事。
希望那些自媒體人不要再影響她的創作,讓這個堅強善良的女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參考文獻:
河南日報|新鄉27歲網紅“李福貴”:“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比賺錢更讓我覺得富足”
紅星新聞|河南27歲女孩鄉村賣貨成百萬粉絲網紅,不少網友通過她的鏡頭看到家鄉親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