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這兩天火箭隊的操作,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但背后其實有點意思。小賈巴里-史密斯提前拿了5年1.22億的大合同,消息一出來,大家都覺得順理成章。可要我說,這個續約真正帶來的“連鎖反應啊,還得看塔里-伊森怎么續。
先把話挑明了:火箭這波,賭的是未來。史密斯和伊森,這倆都是2022年進聯盟的新人,前一個是探花,后一個順位沒那么高,但打出來的內容,一個比一個硬實。你說現在的火箭,真有什么非賣品嗎?其實也就這兩位年輕鋒線,管理層嘴上不說,心里肯定有數。
說說伊森這人
有一說一,塔里-伊森在聯盟里其實挺低調的,數據也未必炸眼,但就是耐看。你看他數據:場均12分6.4板,1.7搶斷,0.9蓋帽,還有2.2個前場籃板。說真的,在替補里,放眼全聯盟,也算是有存在感的那掛。關鍵他不是靠刷,是真能在1到4號位切換,打勇士那輪季后賽,火箭敢讓他扛對面核心,一點不虛。
但伊森這球員,最大的問題其實就兩個字:健康。新秀年82場全勤,第二年傷了一大塊,才打22場,剛過去這個賽季,火箭基本輪著歇他,怕又出事。你說他能力,真沒得說,但就怕“玻璃屬性成了標簽。
史密斯續約的“信號:伊森到底值多少?
現在小史密斯續約搞定了,伊森的談判也就順理成章提上日程。火箭其實挺糾結:一方面,他的全面性和防守確實是球隊體系里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健康和未來薪金壓力,又讓人心里打鼓。
球隊記者說得明白,伊森的續約,可能就兩種走向:
要么跟史密斯差不多的均薪,2000~2500萬一年,走個長期大合同;
要么“謹慎點,來個3年7500萬,帶最后一年球隊選項——說白了,就是火箭想留主動權,萬一身體又出問題,好及時止損。
說句大實話,現在的NBA市場,像伊森這種“攻防兼備、能換防、打雞血的鋒線,是真的吃香。放別的隊,恐怕早有人溢價瘋搶了。但火箭一邊想押寶未來,一邊又怕翻車,不如先短簽觀察,等他真抗住了,再長約伺候。
火箭的體系思路,伊森是“拼圖還是“基石?
從球看人,伊森身上的那股勁兒,是火箭這兩年最難得的氣質。他能防、能搶、能沖,場上狀態從來不“掉電。烏度卡喜歡試小陣容,最信的還就是伊森——因為只有他在,換防和護框才有底氣。
但說到底,火箭現在還沒到“爭冠窗口,年輕人多,未來不確定因素也多。你別看史密斯和伊森都續了,真能健康走出來、能打到頂級的,未必就是名氣大的那個。NBA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這事怎么看?我始終覺得,火箭要學會“惜人
我一直覺得,火箭現在最該做的,是別把“健康風險當成包袱,更別用短視的方式去留人。年輕球員本來就有成長的陣痛,能不能熬出來,很看俱樂部的耐心和體系。你看勇士當年怎么等格林,怎么調教伊戈達拉,都是慢慢熬出來的。
火箭這批年輕人,天賦和拼勁都夠,但能不能真正頂上,還得看兩年后的化學反應。現在給伊森一個合理、尊重的合同,既是對他價值的認可,也是給球隊未來留個“賭注。不賭一把,怎么知道他不會成為下一個硬核基石?
最后,回到體系建設這事。火箭這些年吃過不少“短視虧,現在要走長線,得學會給年輕人機會,也得學會用人不疑。伊森續約這事,大概率這兩天就有消息了。至于到底簽幾年、多少錢?我個人傾向于3年7500萬,帶球隊選項,既給伊森臺階,也給火箭自己留后手。
說白了,NBA的未來從來不是靠一兩份大合同定型的。持續培養、體系搭建、球員成長,才是真正的“長贏之道。火箭如果真想回到頂級行列,別光盯著明星數據,得學會把“人當成資產,好好用,好好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