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一段錄音在東南亞各國政壇引發狂瀾。短短72小時內,泰國總理佩通坦的支持率從兩位數驟降至個位數。
洪森,原本以為自己一次高明的“外交操作”可以掌控局面,但一場錄音泄密,讓整個湄公河地區的地緣格局劇烈震蕩。
6月27日,泰國軍方在邊境演習升級,泰反對派官員公開威脅“隨時攻入金邊”。中國外交部一紙聲明,成為整個局勢的“定海神針”。東南亞正在經歷新一輪地緣危機的風暴眼。
一通電話點燃的地緣烈焰
柬泰關系歷來復雜,但誰也沒想到,一段私人通話的泄露,會成為兩國關系的轉折點。6月中旬,洪森與佩通坦的通話內容在柬埔寨社交網絡瘋傳。
錄音中,佩通坦稱洪森為“叔叔”,對泰國軍方表達極端不滿,甚至承諾“按你說的辦”。這本該是私密交流,卻被迅速推向風口浪尖。
泰國國內輿論在短時間內發生了劇烈轉變。根據泰國《曼谷郵報》6月18日的民調,一周內佩通坦的支持率下滑至7%,為近十年來最低。
泰國軍方和反對派迅速發力,邊境口岸陸續關閉,邊貿暫停。泰國反對派重量級人物頌提·林通恭更是在公開演講中表態:“只要我們贏得下一次大選,軍方將隨時準備攻入金邊。柬埔寨的大門對泰國軍隊來說并不遙遠。”
佩通坦陷入四面楚歌,泰王遲遲未表態,司法部門也加快了對她的調查進程。洪森原本希望借此削弱泰國政壇鷹派勢力,但局勢卻完全失控,柬埔寨反而陷入空前被動。
從“秘密武器”到“地緣孤島”
錄音泄露后,洪森面對國內外壓力,選擇主動召開邊境發布會。他在長達四小時的講話中,不僅猛烈抨擊佩通坦,還指責其“冒犯國王”“羞辱軍方”“試圖逼退自豪泰黨”。柬埔寨輿論一度被民族主義情緒點燃,但實際情況卻遠比表面復雜。
東盟各國對柬埔寨的做法普遍表達不滿。新加坡、印尼外交官在東盟內部會議上提出質疑,認為洪森此舉已明顯違背“不干涉內政”原則。越南和老撾則低調維持觀望態度,避免被卷入柬泰糾紛。
泰國方面的反應則更為直接。軍方調集了約1.5萬兵力部署邊境,同時暫停對柬埔寨的電力、石油出口。
柬埔寨全國40%的電力供應因此陷入緊張狀態。據國際能源署(IEA)6月報告,柬埔寨電網依賴泰國輸入的比例高居東南亞之首。
泰國空軍近年已完成主力機型升級,現役擁有48架JAS-39“鷹獅”戰斗機,空軍戰力排名東南亞前三。柬埔寨軍隊總兵力不足15萬,裝備老舊,海空力量薄弱。兩國軍力對比懸殊,柬方如果硬碰硬,幾乎沒有勝算。
柬埔寨原本寄希望于中國援助的兩艘056型護衛艦,但截至6月30日,護衛艦尚未抵達西哈努克港,僅能充當“威懾象征”。柬方高層不得不承認,實際可用的硬實力依然有限。
民族主義與理性抉擇的碰撞
洪森本意是通過民族主義操作、輿論引導,把國內對詐騙、腐敗等問題的關注轉移到外部,借機削弱佩通坦在柏威夏寺領土爭端上的話語權。但低估泰國國內鷹派和民眾情緒的反彈,導致局勢全面失控。
自錄音門事件爆發以來,東盟整體對柬埔寨的信任度下降。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在6月發布的區域信任指數顯示,柬埔寨在東盟成員國中的信賴度跌至倒數第二,僅高于緬甸。新加坡外交部公開呼吁柬泰雙方保持克制,避免地區動蕩。
泰國鷹派趁勢崛起,國內媒體不斷炒作“柬埔寨威脅論”,民調顯示60%以上的泰國民眾支持對柬采取更強硬措施。
洪森的“信息戰”變成了“反噬”,柬埔寨國內政壇也產生分裂,部分高官傾向于通過東盟渠道緩和局勢,洪瑪奈團隊則被推到臺前,嘗試以東盟框架重啟談判。
與此同時,柬埔寨的經濟壓力陡增。6月,柬埔寨國家銀行統計顯示,泰國邊貿中斷導致柬埔寨GDP增速下調0.8個百分點。能源短缺直接影響工廠生產和民生用電,地方政府頻繁召開危機會議,社會焦慮情緒上升。
“定海神針”還是“兩難選擇”?
隨著局勢升級,外界普遍關注中國的態度。4月,中柬簽署266億人民幣基建協議,涵蓋港口、鐵路和能源等多個領域。
中國還獲得柬埔寨南部海岸線20%的開發權,并援建云壤海軍基地。兩艘056型護衛艦的交付,也被視為中柬關系“加深”的象征。
中國外交部在6月中旬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相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避免地區局勢升級。”
同時,中國對泰國同樣保持友好關系,并不愿因柬泰矛盾而偏袒任何一方。中國社科院東南亞研究中心的分析認為,中國既要維護與柬埔寨的戰略合作,也需兼顧與泰國的經貿和安全利益。
《南華早報》6月28日報道指出,中國本輪在柬泰危機中的立場極為謹慎,既未公開支持柬埔寨,也未表態譴責泰國。
中國更希望東南亞保持穩定,通過東盟機制和平解決分歧。多名區域問題專家分析,洪森若盲目尋求中國軍事介入,不僅難獲積極回應,反而可能加劇東盟內部裂痕。
對于洪森而言,唯一現實的路徑是通過中國牽線,促成第三方調解。部分柬埔寨高層已建議讓洪瑪奈團隊出面,以國家名義而非個人恩怨重新啟動對話。但洪森本人對“外交退場”心存抵觸,堅持將局勢當作一場可控的博弈。
東南亞新格局的破與立
佩通坦的命運懸而未決,泰國法院和泰王成為決定其前途的關鍵力量。泰國政壇鷹派勢力崛起,如果佩通坦下臺,泰國對柬政策可能更加強硬,區域局勢將進一步復雜化。泰王遲遲未作表態,外界普遍解讀為“觀望與制衡”。
柬埔寨國內政局因外部壓力更加不穩。民族主義情緒與理性聲音交織,政府高層在“硬抗”與“妥協”之間搖擺。能源短缺、外貿受阻、國際信任度下降,多重壓力令柬埔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國的“中立調停”成為各方關注焦點。柬埔寨若想走出困境,必須以更具開放性的外交姿態,重建與東盟鄰國的互信。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2025-06-30 08:41:文少卿:洪森想用這招證明柬埔寨“外交獨立”,但后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