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多數美國人都認識到關稅是一把雙刃劍,但也不影響其成為一種頗具威懾力的政治手段,而現在比特朗普還要激進的政客已經浮出水面,第一槍就對準了中俄印三個大國,聲稱要加征500%的關稅。
美國真會這么做?在對立情緒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普京的訪華之行更加凸顯必要性,而這次中俄高層的互動,可能會讓美國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據觀察者網援引美媒報道稱,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提出一項新法案,其內容涉及對俄石油購買的制裁措施,由于中印對俄羅斯的石油支持,應對兩國進口商品加征500%的關稅。
關注過前陣子中美關稅戰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數字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后果也是完全無法承受的。
況且,中美關稅只是達到100%多,美國就出現了劇烈的金融震蕩,市場短缺嚴重,現在對中印兩個制造業大國一同出手,無異于“自殺”。
那么,這份法案為何還會被提起呢?甚至是經過一番炒作,被人大肆渲染的。
我們應當注意到格雷厄姆是著名的“反俄”政客,甚至比民主黨人更“反俄”。克宮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就表示:全世界都清楚,他屬于一群根深蒂固的恐俄分子,要是由他說了算,這些制裁早就實施了。
從俄方反應來看,很清楚美國這一招試圖通過關稅來離間中印與俄羅斯關系的手段,是蒼白無力且幼稚可笑的。
不過,格雷厄姆聲稱該項法案已經獲得特朗普的支持,將在7月初落地。
若市場與資本把這則消息當真,那么早就炸鍋了,而現在的風平浪靜恰恰就說明這完全是政治操弄,不過出發點卻未必是個人利益,也可能是特朗普在背后授意的結果。
格雷厄姆與特朗普私交不錯是事實,而此次面對前者炮轟中俄印三國的行為,白宮并沒有澄清關系或有意降溫,而是用默許的行為讓子彈再飛會兒。
一個比特朗普更激進的人出現,是代表著美國政壇一種極端的風氣,對于中俄而言,也是種極大的壓力。
這背后或許體現了特朗普對未來中美俄關系的一種策略,從“聯俄反華”到對調停俄烏沖突這件事感到厭倦,特朗普認清自己被普京耍的團團轉的現實。
或者說,特朗普要通過制裁或援烏等各種方式,讓普京感到壓力,進而坐在與美方的談判桌上。
若未來特朗普政府路線當真如此,那么普京罕見為期4天的訪華之行,就更有必要了。
俄羅斯的戰略處境,并沒有隨著美國政府換屆而得到根本改善,反而在全球局勢愈發緊張之下,生存活動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伊朗在面對美以壓迫時,表現出的種種掙扎,普京都無奈的愛莫能助,未嘗不會有種“唇亡齒寒”之感,畢竟都是以能源輸出型為支柱的國家,很容易被美國人拿捏。
特朗普希望中國可以增購美國石油后,中方并未直接回絕,這足以讓俄羅斯產生危機感,而印度總理莫迪更是承諾將增購美國油氣。
特朗普需要破局,普京更需要,而中國無疑成為“陣眼”。
這一舞臺不會太遠,即將到來的九三閱兵,就可能會為中美俄三方提供這一歷史性機遇。不過,能不能抓住該機會,就要看美方的誠意與行動了。
中美之間可談可合作的事情有很多很多,特朗普若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是力氣與手段,就看能不能用在牌面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