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
近日,昆明市五華區總工會、區人社局、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緊密協作,依托創新的“裁執聯動”工作模式,高效化解一起集體欠薪糾紛,不僅當場兌現了勞動者被拖欠的工資,更展現了多元化解勞動糾紛新模式的強大效能。
6月18日,五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維權服務窗口接到26名勞動者投訴,反映昆明某管理公司拖欠當月工資。五華區總工會迅速響應,依托“五華區職工法律服務暨勞動爭議調解中心”,立即啟動“裁執聯動”工作模式,聯合區人社局、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組建專項調解小組。
調查發現,該公司因資金短缺、經營困難,個別股東甚至計劃申請破產。調解小組敏銳意識到,一旦進入破產程序,員工即便贏得仲裁,也將面臨漫長等待,而6月工資對維持員工家庭基本生活至關重要。時間緊迫,必須高效化解。
6月19日,調解小組兵分多路,分別約談公司負責人、股東及員工代表,針對部分員工訴求復雜的情況,小組采取“先簡后繁、分步溝通”策略,精準發力。
五華區總工會代表員工與企業據理力爭,明確指出其行為的違法性及責任,從法律角度闡明權利義務;同時幫助員工厘清合法訴求邊界,分析利弊,樹立理性維權意識。
五華區人社局深入調查工資支付、勞動關系解除等核心問題,摸清公司狀況及股東糾紛。調解員聚焦爭議焦點,引導雙方換位思考:讓勞動者理解公司困境,讓公司認識員工需求及潛在法律風險。
五華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則向公司清晰告知執行案件期限及風險,預警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將面臨的嚴重法律后果,如強制措施帶來更大經濟損失和信用危機,為調解提供堅實法律后盾。
在調解小組情法交融、耐心細致的溝通協調下,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公司積極籌措資金,在調解現場一次性全額支付了26名員工被拖欠的6月份工資及相應提成,這場集體欠薪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據悉,此次糾紛的成功化解及時有效維護了勞動者權益,充分彰顯了政府部門、工會組織與司法機關在化解矛盾、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協同力量與積極作用,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基于此次成功經驗,五華區總工會、區人社局、區人民法院將持續優化“裁執聯動”機制工作流程,提升聯動效率,并重點強化勞動爭議“調解+督促履行”力度。目標是整合糾紛協商、法律咨詢、調解仲裁、法律援助、仲裁置換、司法確認、督促履行、就業幫扶等環節,打造勞動糾紛“一門式”處置閉環,覆蓋從調解到執行的全鏈條。
未來,五華區總工會還將與區人社局深化合作,創新引入工會社工力量,通過派駐工會社工進駐區人社局勞動維權服務窗口,發揮社會工作的“柔性”優勢,化解勞動爭議的“剛性”沖突,將糾紛化解端口前移。秉持“以柔為法,以和為解”的理念,推動糾紛順利解決,助力五華區勞動糾紛多元調解工作提檔增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