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點掃碼付款,收款方顯示‘平頂山市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午4點再買票,錢卻進了‘商戶王某民’的個人腰包。”在河南平頂山河濱公園動物園門前,張先生指著手機上兩張相隔僅七小時的付款記錄,聲音里滿是疲憊。
從2022年至今,這位曾經的動物園經營戶已經實名舉報了數十次,只為一個答案:上千萬門票錢去哪了?
近日,“動物園被舉報用個人碼收門票上千萬”沖上熱搜,公眾才驚覺這座承載著無數人童年記憶的動物園背后,竟隱藏著如此魔幻的財務操作。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場持續三年的舉報拉鋸戰,至今仍迷霧重重。
01 門票魔術,公與私的“完美切換”
在張先生提供的關鍵證據中,2024年1月7日成為揭開謎團的重要時間點。當天上午的付款記錄還規規矩矩顯示著公戶名稱,到了下午,同一個售票窗口卻悄悄換上了個人收款碼。這種“上午公戶、下午私碼”的操作模式,被指已持續多年。
“從2022年舉報到現在,我跑遍了稅務、紀委所有相關部門?!睆埾壬驹趧游飯@斑駁的大門前,語氣堅定。作為曾經的內部人員,他比誰都清楚這種“魔術”背后的秘密:本該進入財政賬戶的公共資金,正通過個人二維碼悄然流失。
動物園原園長張某面對舉報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個人收款碼。”但他輕描淡寫地將原因歸結為“考慮不周,對政策把控不嚴”。
02 千萬謎團,誰在說謊?
當舉報人聲稱涉及金額達“上千萬元”時,平頂山市園林綠化中心立即予以否認:“動物園規模很小,門票10元,一年收入才100多萬,連動物飼料費都不夠!”
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當地老牌公立景區,河濱公園動物園年均游客量達數十萬人次。以最低票價計算,年收入遠超百萬。若舉報時間跨度屬實,累計金額確實可能達到千萬級別。
更令人困惑的是責任認定。原園長張某直言自己因此事被調離,上級單位兩位黨委委員也因此被免職;而園林綠化中心卻聲稱這些變動純屬“正常工作調整”。
03 三年舉報路,遲到的調查
這場漫長的舉報馬拉松中,稅務部門曾有過一次“象征性”回應,追繳了數萬元稅款,并給予張先生500元舉報獎勵。然而當張先生繼續追問更深層問題時,得到的卻是沉默。
2025年6月,當舉報材料終于抵達河南省稅務局,平頂山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才宣布重新立案調查。此時距張先生第一次舉報,已過去整整三年。
“錢去哪了?”這成為公眾心中最大的疑問。律師周兆成一針見血指出:若情況屬實,相關人員可能涉嫌貪污罪、職務侵占罪或偷逃稅款,法律風險巨大。
04 公共資金的監管黑洞
動物園門票風波背后,暴露出的是公共資金監管的系統性漏洞。當一個動物園都能輕松繞過財務監管,其他公共機構的資金安全又該如何保障?
個人收款碼成了挪用公款的便捷通道,本該用于動物保護和園區維護的資金可能流入私人腰包。難怪有網友痛心疾首:“承載童年記憶的動物園,竟以這種方式上熱搜,長大后才發現世界不過如此?!?/p>
隨著事件持續發酵,平頂山市紀委、稅務部門已展開新一輪調查。公眾期待的不只是對責任人的處罰,更希望建立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長效機制。
三年舉報路,張先生最怕的不是遭遇阻力,而是公眾的麻木:“如果連千萬公共資金流失都無人關心,我們還能守護什么?”此刻,稅務部門的重新立案或許帶來一線曙光。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