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活動室的玻璃天窗,灑在木質地板上,90歲的包文龍夫婦和康養中心的老年朋友,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一起做起了養生操。這對攜手走過數十載的夫妻,在鄂托克旗綜合康養服務中心,找到了屬于他們的幸福養老生活。?
包文龍夫婦在康養中心宿舍里休閑地看電視。 宋丹丹攝
“雇人不合適啊!”回憶起以前的養老經歷,包文龍感慨萬千,“我90歲,她86歲,雇個人就跟雇了個‘管理員+采購員’似的,連飯菜口味都難合心意。”如今,在康養中心,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包文龍被評定為自理級,享受洗衣、打掃等基礎服務;王淑琴則是護理二級,從日常起居到健康監測,都有專業人員悉心照料。“這里的孩子們把我們照顧得特別好,就像親人一樣。”王淑琴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份精準又貼心的服務,得益于康養中心科學的分級護理體系。員工白娜音娜介紹:“老人入住后,我們會進行系統評估,將老人分為自理級、一級、二級、三級等六個護理等級。從完全不用輔助的自理老人,到臥床、失能的特一級長者,服務會根據需求精準調整。”在這里,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照護,無論是行動自如的活力老人,還是需要全方位照料的特殊長者,都能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鄂托克旗綜合康養服務中心于2022年10月動工,2024年建成,總投資5200萬元,占地面積2590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300平方米,集日間照料、24小時托養、上門照護等功能于一體。4棟住宿樓、1棟綜合樓,180張床位。走進中心,適老化設計無處不在:門口的扶手、堅實的沙發、一鍵升降的晾衣架,衛生間的安全扶手與報警裝置,臥室床頭的緊急呼叫設備,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人文關懷。
康養中心活動室里,老年朋友在寫書法。 宋丹丹攝
除了硬件設施,這里的文化生活同樣豐富多彩。閱覽室、書畫室、音樂舞蹈室等特色功能區,滿足了老人們不同的興趣愛好。老人們可以在此閱讀、揮毫、歌舞。活動室里,每天都上演著歡聲笑語,棋盤上的智慧較量、牌桌上的趣味互動、電視前的開懷大笑,讓這里成為歡樂的社交場。?
在運營模式上,康養中心采用公建民營模式,引入專業養老團隊。政府提供硬件支持,保障公益屬性;專業團隊負責運營管理,確保服務品質。鄂托克旗民政局還選派2名工作人員駐點監督,同時優先保障特殊老年群體入住,讓每位老人都能感受關愛。
值得一提的是,鄂托克旗綜合康養服務中心打破了傳統養老院的年齡界限。工作人員表示,年輕人也可以按照自理級人員入住。這一創新舉措,為不同年齡段、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無論是想提前體驗養老生活的年輕人,還是因特殊原因需要照護的群體,都能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從包文龍夫婦的幸福故事,到科學完善的分級護理體系;從貼心的適老化設施,到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從創新的運營模式,到開放包容的服務理念,鄂托克旗綜合康養服務中心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養老服務的新篇章。(宋丹丹、畢希日樂圖)
來源:鄂托克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