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人民日報鐘聲文章嚴詞批判賴清德分裂行徑,引發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島內局勢微妙變化,讓人不禁揣測,賴清德是否已心生懼意?
人民日報鐘聲文章指出,賴清德上臺后,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他大肆散布“臺獨”分裂言論,炒作升級“新兩國論”,其演講充斥錯誤與歪理,妄圖通過歪曲歷史、欺騙民眾,為“臺獨”分裂行徑披上“合法”外衣。例如,賴清德在所謂“團結國家十講”中,蹩腳套用“國家四要素說”,篡改臺灣地區歷史和民族起源,抹殺二戰勝利成果,挑戰國際秩序,故意曲解聯大第2758號決議,其種種行徑嚴重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將臺灣地區推向危險邊緣。
賴清德(資料圖)
在軍事層面,解放軍的行動有力震懾了“臺獨”勢力。今年4月1日,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在臺島周邊開展聯合演訓,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近年來,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軍事活動頻次和強度都在增加,對賴清德當局形成強大軍事壓力。像此前的“聯合利劍 - 2024A”鎖島大演習,極大壓縮了“臺獨”勢力的活動空間。賴清德當局深知,一旦其越過紅線,將面臨解放軍雷霆打擊,這種軍事上的劣勢和被威懾的處境,使其內部人心惶惶。
臺海(資料圖)
賴清德當局面臨島內政治經濟的雙重困境。政治上,賴清德為鞏固“臺獨”勢力在島內“執政”地位,親自下場推動“大罷免”,對在野力量進行“大清洗”。他將島內不支持他的多數民眾稱作“雜質”,揚言“淬煉”“打掉”,引發島內公憤。民眾黨也批評賴清德不但不是“治民主弊病的良醫”,反而“一手將臺灣地區的民主打進加護病房”。島內最新民調顯示,臺灣地區民眾對賴清德不滿意度升至46.8%,受訪者明確質疑這場演講的真實目的,民調專家認為賴清德此舉會把“大罷免”搞成“大分裂”。
經濟上,賴清德當局圖謀兩岸經貿“脫鉤”“斷鏈”,嚴重影響臺灣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其政策導致臺灣地區經濟低迷,百姓“飯碗”受威脅。例如,拒不解除赴大陸旅游“禁團令”,阻撓兩岸客運直航航點航班全面恢復,限制兩岸經貿往來,讓臺灣地區諸多產業失去大陸廣闊市場,企業經營困難,失業率上升,民眾生活壓力增大,對賴清德當局的不滿日益加劇。
蕭美琴(資料圖)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下,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蕭美琴近期的言行引發關注。她一改以往強硬對抗的論調,在接受挪威國家廣播電臺專訪時,語氣緩和,提出希望北京能與臺灣地區“民選代表”展開對話,還特別強調要“遵守臺灣地區法律中兩岸同屬一中的條文”。她未提及“境外勢力”,也沒強調“臺美共同價值”,而是用“北京”稱呼大陸。島內藍營認為這是“投降式試探”,外界也紛紛猜測,這是否是賴清德害怕后,派蕭美琴來向大陸釋放“求和”信號,甚至是開“投降”條件。畢竟,賴清德當局已面臨諸多困境,軍事上被解放軍威懾,島內政治經濟一團糟,尋求某種“妥協”似乎成為其緩解危機的可能選項。
但需要明確的是,“臺獨”絕無出路,祖國統一是必然趨勢。大陸方面多次強調,民進黨當局若不承認“九二共識”,所有所謂“溝通意愿”都無實際意義。賴清德當局必須認清形勢,停止“臺獨”分裂行徑,回歸一個中國原則,才是臺灣地區的真正出路。任何企圖分裂自己國家的人都將遭到歷史的審判,“臺獨”末日將近,賴清德若想為臺灣地區民眾謀福祉,就應立即懸崖勒馬,放棄“臺獨”幻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