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7月1日消息,熱播劇《長安的荔枝》于近日收官,劇播期間恰逢新鮮荔枝上市,聯動帶火了荔枝相關周邊。各大品牌紛紛借助這顆來自盛唐的“荔枝”,為品牌及產品增加熱度和銷量。
據了解,《長安的荔枝》中,要將荔枝從嶺南運到5447里外的長安,重在與時間爭搶,求快求鮮。以百果園為例,其憑借劇中同款“妃子笑”荔枝,以多重玩法出圈。活動期間,百果園以古風劇情直播、線下主題店打卡、產地溯源之旅等一連串動作,賺足了大眾的關注度及購買欲。劇播期間,“百果園荔枝”相關話題量已過億,僅荔枝品類銷售金額已超77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6月7日《長安的荔枝》開播當日,百果園聯合茂名打造了一沉浸式溯源之旅。活動現場,身著唐裝的達人和會員們化身“荔枝使”,手持 “通關文牒” 穿梭于荔枝園中,完成“采摘貢荔——質檢封裝——快馬加鞭——保鮮進京”的任務鏈。還原劇情碎片的生動嘗試,讓消費者在追劇之余,通過達人視角見證荔枝如何從枝頭到餐桌的全過程。
此外,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在西安地標建筑鐘樓旁的商場舉辦了“長安荔枝宴”快閃活動,充分挖掘《長安的荔枝》劇中的市井文化,與消費者建立深度的情感聯結。消費者可在現場試吃荔枝,還能完成通關文碟互動游戲,闖三關即可得荔枝和周邊,實現“荔枝自由+周邊自由”的雙重快樂。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和《長安的荔枝》的聯名,是百果園首次在劇集營銷上進行的全方位、系統化嘗試與探索,進一步煥新了品牌認知與好感度的同時,還帶來顯著的銷量增長。這一案例為行業提供了“文化IP+農產品+沉浸式體驗”的營銷新范式,驗證了內容營銷對實體消費的強勁驅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