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父母為10個月大的嬰兒使用奶瓶喂奶卻被請出展館。
事后茅先生向上海動物園提出投訴,稱工作人員態度“冷硬”。
園方回應卻是:嚴格遵守規定,員工無需致歉。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6月14日,天氣晴朗,茅先生攜妻子與十個月大的孩子前往上海動物園參觀。
臨近中午,陽光逐漸強烈,寶寶開始哭鬧,顯露出饑餓狀態,夫妻倆決定尋找一個陰涼處進行喂奶。
他們咨詢了現場保安,得知園內僅設有一間母嬰室,且距離較遠,步行至少需要十五分鐘。
往返一趟耗時半小時,在酷熱環境下帶著啼哭的孩子奔波顯然并不現實。
無奈之下,兩人只能臨時找尋遮陽區域,經過與游客交流得知前方設有科學教育館,館內配備空調設備。
于是他們迅速進入大廳,在一處空曠角落準備用自帶奶瓶喂奶。正當奶嘴觸碰嬰兒嘴唇之時,一位工作人員匆忙趕來。
該人員系場館服務人員,立刻制止并要求一家三口離開,理由為:館內禁止進食。
“使用奶瓶喂食也屬于飲食行為嗎?”
茅先生與這名員工展開溝通,然而對方態度強硬,言辭激烈,堅持要求其離開。
考慮到孩子的用餐需求,夫妻二人先行離開展廳。令他們不解的是,當時有其他游客正在飲用礦泉水,但工作人員并未干涉。
心中憤懣的茅先生隨即向園方提出正式投訴,認為工作人員缺乏人性化服務意識,要求道歉。
6月24日,上海動物園對投訴作出回復,可惜并未如預期那樣表達歉意,反而強調:展館內不得飲食系文明觀展基本規范,工作人員執行規定并無過錯。
聽到這一答復后,茅先生感到失望至極。作為消費者前來游玩,選擇在無人角落進行喂奶操作,并未干擾他人。
更關鍵的是,展廳內部并未張貼任何關于禁止飲食的提示標識。難道讓家長抱著嬰兒站在烈日下才是所謂的“文明”表現嗎?
咽不下這口氣的茅先生最終選擇將此事發布至網絡平臺。
6月26日,媒體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展館入口處新張貼了一份打印版《文明觀展須知》,明顯為近期新增。
進一步調查還顯示園區導覽圖中僅標注一處母嬰設施,具體位置卻未標明,這種布局設計顯然未充分考慮帶嬰幼兒家庭的實際需要。
事件經曝光后迅速引發輿論熱議。
部分網友指出,工作人員機械執行規章制度,忽視了應有的溫情服務精神。作為公共服務人員,核心職責應是為游客提供優質體驗。
即便存在明確禁令,也應采取溫和方式引導,主動協助解決嬰兒喂養問題,例如及時告知附近具備空調環境的休息區域。
遺憾的是,當事員工未能展現應有的服務意識,反而以規則為由實施強制驅趕。
也有聲音支持園方立場,指出限制飲食旨在保護紙質展品安全,液體潑灑可能造成不可逆損害。
確實如此,文物保護工作不容忽視,但同時也要兼顧攜帶嬰幼兒群體的合理訴求。
當前許多公共場所已實現人性化管理,像地鐵、公交等密閉空間均允許嬰兒正常飲用奶制品。
更何況當時既無明確警示標識,又缺乏必要指引措施。正如地鐵設置禁煙標志后乘客普遍自覺遵守,高鐵發車時通過廣播提醒亦能有效杜絕違規行為。
制定規則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公共利益,而非制造對立沖突。制度雖需遵守,但執行過程中理應保留靈活調整空間,否則與冰冷程序有何區別?
筆者想起家鄉發生的一件小事:本地菜市場有位老人長期堅持在攤位旁放置兩個小馬扎。
出于好奇曾詢問緣由,老人解釋道:“這是給需要的人準備的。腿腳不便的長者可以歇息片刻;帶娃買菜的母親也能讓孩子稍作停留。”
雖然這會影響自身經營空間,但老人始終堅守這份善意舉動。簡簡單單的兩個小凳子,卻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規章制度并非絕對僵化,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此次事件在網絡引發廣泛討論,上海動物園面臨諸多質疑。
不知是否受輿論影響,抑或真正意識到服務流程中的不足。
6月30日,園方發布官方聲明表示已完成事件核查:確認6月14日當天工作人員在處理嬰兒喂養事宜時存在服務態度欠佳及處置不當問題。
已對涉事員工開展專項培訓教育,并就此次事件向茅先生全家誠懇致歉。
目前雙方已達成和解,園方承諾將優化基礎設施配置,強化員工服務理念,致力于提升游客整體游覽體驗。
總而言之,期待未來社會能多些理解與包容,避免將所謂“文明標準”異化為冷漠的規則執行工具。
同時也希望此類爭議逐步減少,使公共空間真正成為令人愉悅舒適的場所。
您如何看待上海動物園的后續處理?規章制度真的必須一成不變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見解...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及配圖均源自網絡資料,旨在傳播正面價值觀念,不涉及任何不良導向。若存在版權或人物權益爭議,請立即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并處理相關內容。對于存疑信息,一經反饋即刻修正或刪除。
參考資料:
10月齡嬰兒展廳內喝奶被勸離,上海動物園公開致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