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瑞典海軍的“小鋼炮”CB90快速攻擊艇,它外形很小巧,長度只有15米多,里面的每一寸空間都被利用上了,可以搭載21名突擊隊員。瑞典海軍真的打算用它來打海戰嗎?
這種型號的攻擊艇瑞典一共生產了300多艘,1991年第一艘CB90開始服役,它的動力來源是兩臺850匹的斯坎尼亞DI16柴油機與羅爾斯·羅伊斯的FF410噴水推進裝置,所以,CB90的速度很快,最高能達到40節,加滿柴油的話,可以跑240海里,作戰半徑差不多80海里。
這艘攻擊艇的初始版本主要武器是2挺12.7毫米重機槍,后來瑞典人覺得火力實在不夠看,又搞了一個武器遙控站,可以加裝榴彈發射器,再后來把迫擊炮也搬到了上面。
這門雙管120毫米迫擊炮是瑞典自研的,據說威力不錯。其實,瑞典在輕武器上的造詣不輸德國和奧地利,現在它是歐洲為數不多的擁有獨屬于自己的軍火生產線的國家,專注生產這些小而精的武器裝備,而且賣的還不錯。
CB90出口的國家有很多,歐洲一眾國家或多或少也采購了幾艘,連美國也買了很多艘,用來對付毒販、走私和偷渡的人。主要是近海巡邏警察使用,軍用的話美國軍隊大概是瞧不上的。
除了警用,CB90還能干什么活?這種艇的軍事價值有多大?
其實瑞典是真的把它當軍用艇使用的,它在海戰中能發揮相應的作用。特別是瑞典這個國家,海岸線漫長且零碎,該國周圍有世界上最大的峽灣海域,大型軍艦在這里反而施展不開。CB90雖然外表沒有隱身設計,不過在峽灣海域可以借助一些島礁進行隱藏,敵人的軍艦要是入侵,它可以放“黑槍”。
在復雜地形和模塊化武器庫設計的加持下,CB90甚至具備反艦能力。它能加裝RBS-17地獄火岸防導彈,還能執行海上布雷任務。4噸半的運載量,在船尾放兩個水雷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俄烏戰爭期間,瑞典還援助了一批CB90給烏克蘭作為特種登陸作戰使用,它的確很合適海岸線周圍執行突襲任務。為了減少搶灘登陸時間,CB90的船艙開口都設計在最前面,打開后士兵上下船非常方便。
另外,烏克蘭還在這艘船上加裝了天線和星鏈通訊基站,遠程遙控水面無人艦艇,對俄羅斯海軍和港口進行偷襲,效果也是相當可觀。
有部分網友喜歡拿它和我國的022導彈艇比較,這實在是高估它了。022導彈艇的速度比它還要快10節,排水量是它的幾十倍。而且022導彈艇能夠帶8枚鷹擊83反艦導彈,它的戰斗力比CB90可強多了,即便是瑞典海軍的主力艦維斯比級巡邏艦也比不了022導彈艇,畢竟它的設計初衷可是要干翻美國航母的。
我國要不要生產CB90這種快速攻擊艇呢?
可以用這種型號的攻擊艇來執行近海防御任務,戰時是很有必要的。
現代海戰是很復雜的,而歐美又特別喜歡利用民用工具達到軍事目的,比如烏克蘭雇傭卡車拉無人機深入俄羅斯腹地炸軍用機場,這招其實很難防御。在陸地上可以這樣用,那么在海面可不可以呢?
比如用散貨船、集裝箱船偷運無人機和導彈轟炸民用港口附近的造船廠,或者是軍港里停著的軍艦。再比如用這種方式轟炸重要的跨海、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等等。這種突發情況下,軍艦的反應速度就比較慢,海警的武備又不足,像CB90這樣的攻擊型小艇反而更合適,能夠執行攔截、反滲透任務。
如果把陸軍的野戰防空系統移植到這樣的小艇上,造個上百艘,戰時在我國海岸線、河流入海口、跨海大橋周圍巡邏,防止敵人搞小動作,這種情況下,這類小艇用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造價還不貴。除了防守,用它來進攻東南小島也是相當好的,航程絕對夠。
當然了,我們不可能一比一復制瑞CB90,它還是小了一些,排水量最起碼要達到60噸以上。另外,船體也不能學CB90用鋁合金,這種材料很容易腐蝕,還是用鋼的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