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米SU7(參數(shù)丨圖片)發(fā)生“首撞”,引起不少網友圍觀;今年,小米SU7 Ultra“首撞”更是呈現(xiàn)刷屏之勢,甚至有一種聲討小米汽車的感覺。不過,隨著小米YU7“首撞”曝光后,雖然熱度依舊很高,但網上聲討小米汽車的聲音卻小了很多。是不是好奇,為什么如今網友不買賬、不跟著吐槽小米汽車了?答案或許可以分兩方面來說。
第一方面:網友懂互聯(lián)網了
或許是經歷多了,大多數(shù)網友都喜歡讓子彈飛一會兒,畢竟如今的反轉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新車提車還沒多久,這又是撞的、蹭的,又是追尾的,同時還有齊全的照片和視頻,屬實讓人懷疑其動機。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小米YU7的熱度實在是太高,畢竟有的品牌旗下產品連自燃都沒有太高的熱度。
此外,小米YU7三分鐘訂單破20萬,18小時鎖單24萬,也讓很多網友對小米汽車頗為認可。要知道小米YU7可不是入門級產品,而是起步價超過25萬的產品,這樣的銷量可以說是超越產品本身了。而全網那么多車主的認可,自然也讓眾多網友對小米汽車刮目相看,反而不會太相信網上的一些內容。
第二方面:網友懂車了
以前很多網友都認為是車的原因,導致一些小米汽車出現(xiàn)“意外”,但真正體驗過零百加速3秒級的性能車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性能車并不是那么容易駕馭的。尤其是像電車,因為自重等關系,更容易出現(xiàn)打滑等問題。
這里要多說一點,很多買小米汽車的車主,此前并沒有體驗過大馬力的性能車,剛提車就深踩油門,自然容易出現(xiàn)意外。相比之下,玩過大馬力燃油車的消費者,在開小米汽車之后,反而會安全很多。
整體來說,接下來一段時間,小米YU7的熱度不會低,關于小米YU7的碰撞案例也不會少,畢竟有些人真的是不聽勸,總覺得急加速、急剎車很好玩、很酷。總之,希望大家能理性看待這件事兒,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要把馬路當賽道。當然,也希望小米汽車能有一定的措施,引導一些新手理性駕駛,安全才是第一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