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ChatGPT,大腦就變懶了?
ChatGPT真的讓人變傻了?
這幾天,不少人刷到類似標題的視頻或文章,標題很猛,內容一個比一個驚悚。有人言之鑿鑿:“ChatGPT會‘燒壞你的腦子’,讓你喪失批判性思維。”
這些說法來自哪兒?還真不是網絡段子,而是6月10日發布的一項——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新研究。聽起來很權威,但事情真的這么簡單嗎?
論文怎么看?專家怎么說?作者怎么回應?——想法哥享法妹這就帶你捋一捋,這場“ChatGPT讓人變笨”的熱鬧,究竟靠不靠譜。
這項研究到底說了什么?
這項研究由MIT與其媒體實驗室聯合開展,招募了54位18至39歲的參與者,分為三組,讓他們圍繞哲學或道德問題寫短文:
第一組可以使用ChatGPT(GPT-4o版本);
第二組用的是搜索引擎;
第三組完全靠自己寫。
研究人員用腦電圖(EEG)記錄他們寫作時的大腦活動強度。結果顯示:
自己寫的那組,大腦活動最活躍;
用搜索引擎的人,次之;
而使用ChatGPT的人,大腦活躍程度最弱。
研究得出一個初步結論:“外部工具用得越多,大腦就越少動腦。”
這就被不少媒體轉化成:“ChatGPT會讓你變懶、變傻、甚至失去思考能力。”
ChatGPT“削弱大腦”?結論遠沒那么簡單!
這項研究是“preprint”,即尚未通過同行評審,連研究團隊自己都提醒:“別急著下結論!”
我們來看看這項研究都有哪些“軟肋”:
樣本不夠大也不夠廣:受試者主要是波士頓的大學生或研究人員,不能代表大眾。
ChatGPT組最關鍵的測試,只有9人參與,而“自己寫”的人是三次練習后上場,經驗值完全不同。
寫作主題是復用的,這意味著“自己寫”的人在重新寫相似內容時,可能早已有了儲備,而用ChatGPT的人反而是第一次獨立思考。
腦電圖并不精準:專家指出,這項技術只能記錄電信號強度,卻無法真正判斷哪部分大腦在“思考”,更不能憑腦波強弱判定一個人“變笨”了。
專家怎么說?MIT研究員本人都看不下去了!
面對媒體和網友的“過度解讀”,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Nataliya Kosmyna直接在LinkedIn發聲:
“我們并沒有發現ChatGPT讓人‘變傻’、‘變笨’、‘變得無腦’。請停止傳播這種說法。”
她還直言:“我們的研究只能說明在我們的實驗條件下,使用AI寫作的人大腦活躍度相對較低,但這和‘智能退化’沒有直接因果。”
蘇格蘭AI專家Marc Cavazza也提醒:
“不用自己寫東西,認知負擔本就會下降,這是常識。
但這不等于說你以后就會變傻,這是一種邏輯跳躍。”
真正的問題,不在AI,在我們自己
這一研究雖然不能證明“ChatGPT讓你變笨”,但它提醒我們一個現實:
技術越強大,我們越容易不動腦。
搜索引擎剛出來時,大家擔心“以后沒人記筆記”;導航普及時,也有人說“記不住方向的人越來越多”;而現在,生成式AI讓我們連思考都可以“外包”了。
但工具不是罪魁禍首。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還愿意思考、學習、打磨自己的表達和判斷力。
?ChatGPT,不能代替你的人生判斷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AI:寫總結、潤色郵件、查資料……但它應該是“助理”,不是“主腦”。
ChatGPT不會讓人變傻,除非你甘心把頭腦交出去。
所以,用也行,但別忘了問問自己一句話:
“這個想法,是我的嗎?”
文字:Léa
審編:Léa
圖片:均來源于pexels
參考資料:
https://www.franceinfo.fr/internet/intelligence-artificielle/vrai-ou-faux-chatgpt-rend-il-stupide-comme-l-affirment-de-nombreux-internautes-a-partir-d-une-etude-americaine_7334388.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