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2屆,目前是中國唯一一個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已成為傳播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貴陽作為論壇的發起者和舉辦地,不僅是重要推動者,更是重要受益者。
一是綠色本底越筑越牢。貴陽錨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城市”目標方位,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聚焦“一城一戰一整改”和生態城市、生態治理、生態保護、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制度“六個生態”建設,積極打好“生態牌”、走好“綠色路”、繪好“美麗卷”。黨的十八大以來,貴陽市森林覆蓋率從43.2%提升至55.3%,地表水國、省控斷面水質達標率從95.8%提升至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近5年均保持在98.9%以上,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入選聯合國“自然城市”平臺,生態優勢已成為貴陽最大的發展優勢,“爽爽貴陽”城市品牌越擦越亮。
二是經濟“含綠量”越來越高。貴陽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綠色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路徑,大力推進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綠色生活、綠色文明,2024年綠色經濟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2%。綠色生產方面。突出抓好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業鏈和綠色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現有國家級綠色工廠40家、綠色供應鏈企業6家、綠色工業園區9個。綠色消費方面。圍繞“衣、食、住、行、用、游”全環節,激發綠色消費活力,一批綠色智慧商圈、綠色農貿市場試點建設投入使用,開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居“換新”,直接拉動汽車、家電、家居換新銷售額134億元。綠色生活方面。建成各類公園1025個,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帶動“路邊音樂會”“貴陽馬拉松”等現象級IP火熱出圈;新能源、清潔能源公交占比達99.9%,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69%,智慧交通體系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綠色文明方面。通過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生態日、“美麗貴陽·山水林城”、節水節能、低碳辦公等一系列生態文明、綠色低碳活動,綠色文明理念和實踐逐步成為大眾內化于心的認識和外化于行的行動。
三是“朋友圈”越擴越大。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貴陽對外交往的重要平臺,讓世界認識貴陽的同時,也促進了貴陽與國外城市的交流合作。貴陽與新西蘭北帕默斯頓市、老撾巴色市等31個國外城市建立了友好關系。貴陽積極沿著“一帶一路”引進來、走出去,鼓勵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拓展經貿合作,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12年至今增長了113.4%,年均增速6.5%。比如,貴州前進輪胎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越南成立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域外年產值超過了本土。今年論壇期間,由貴陽主辦的“AI+綠色發展”和“國際友好城市綠色發展和產業合作”兩個主題論壇,將邀請3個國外城市參加。屆時,貴陽將進一步建立完善與各城市間的溝通互動、友好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拓展務實合作空間。
記者、編輯/楊青青 責編/劉婭 審核/虎俞均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