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一位極具話題性的人物。
從素人設計師到斷層頂流,他用一部《陳情令》撕開娛樂圈的幕布。
可當“魏無羨”的紅衣驚艷“還未褪色”,他就深陷輿論“泥潭”。
多年來,他似乎陷入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怪圈”。
于正不經意間地坦誠,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這點。
出道多年,肖戰詮釋了不少角色。
其中,設計師“盛陽”是粉絲公認的和他最像的一個。
因為兩人的經歷很相似。
回憶起年幼時期的繪畫歲月,他毫不掩飾地表達對這項藝術的喜愛。
還分享了自己學素描時在小板凳上一坐就是八個小時的故事。
后來,不管是大學時的專業,還是畢業后的工作,都是平面設計。
用肖戰的話來說就是手中的畫筆帶來的工作和成就感。
這份設計功底也在鏡頭前屢屢顯現。
拍攝《余生》時,醫院的圖標設計,他信手拈來。
《藏海傳》中,細看他提筆拿尺的樣子,太專業了。
本人也表示手機里還留著當初工作用的一些軟件。
更重要的是,畫畫培養了他的感知能力,這一點更成了他理解角色的“秘密武器”。
最珍貴的是繪畫賦予的沉浸式觀察的習慣。
如果說小時候是面對著枯燥的石膏,那么后來就是靜下心來打磨每個角色。
不過,演員二字對當時的肖戰來說還比較遙遠。
他當時聲名在外靠的是歌聲和臉蛋。
大學時,他就獲得了校園十佳歌手等稱號。
正是在藝術領域大放異彩,老師才會把他介紹給《燃燒吧,少年!》節目組。
當時的肖戰也沒有想過要當什么偶像,年輕的他只是認為選秀很好玩。
可第一次壓腿,沒有跳過舞也沒有壓過筋的他眼前一黑,直接就疼懵了。
此刻他也想過放棄,但來都來了,還是要把努力做好。
漸漸地,他擺脫了舞癡的頭銜,跳舞有了很大的進步。
此外,肖戰也有粉絲了。
可他對此看得很透徹。
他并不認為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努力才能走得更長久。
或許那個時候,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日后會永遠大批的粉絲,成為斷層頂流的存在。
而他的“跳板”正是《陳情令》這部劇。
這部劇對兩位主演的加成有多大呢?
是時至今日還被津津樂道地存在。
是打造了兩個超級頂流的存在。
是兩人分別漲粉1677萬和1659萬的不可復制的存在。
是兩人靠著這部作品就與楊冪趙麗穎等人一同成為了星光大賞的VIP之星的存在。
此后,肖戰的事業就步入了“快車道”。
可沒多久他就因為粉絲的不理智行為陷入了灰暗時刻。
2020年的星光大賞,是時隔幾個月他再度參加大型活動。
出場僅10分鐘,就貢獻了難以復刻的瀏覽量。
更沒想到,粉絲給予了他“8秒紅海”的感動。
誰看了不說一句,粉絲黏性太強了。
這么多年,肖戰的劇分布在各大平臺。
毫不夸張地說,他去到哪里,粉絲就跟到哪里。
有固定的忠實的粉絲再加上一些被吸引過來的路人,他的每部劇播得都很不錯。
說了演藝事業,再看音樂事業。
僅一首《光點》足以封神。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商業價值,常年霸榜。
且很多高奢都是直接跳過考察期。
粉絲也用一次次購買詮釋了什么叫“肖戰效應”。
連鄭曉龍都說有很多人關注肖戰,進而會關注到劇。
但這句話還有下半句。
那就是更關注這個男演員能不能塑造好“藏海”這個人物。
那為何鄭曉龍一邊說肖戰善良漂亮,一邊又評價這是一位非常好的演員呢?
這與肖戰多年來掉入的一個“怪圈”有關。
換句話說,他的流量的確很大,但爭議也一個不少。
當年的“227事件”不就是一場粉絲行為偶像買單的實例嗎?
且他的大量粉絲不乏不理智粉。
雖說這不是藝人本人的錯,但也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路人的觀感。
圈內,因為粉絲而討厭藝人的大有人在。
所以,他難免被流量反噬。
一旦有負面新聞,就會被立即放大,甚至遭到身份不明網友的群體性批評。
可以說,肖戰無論他做什么,都會受到更多地審視和爭議,處于“黑紅交織”的狀態
而且他作為內娛頂流,部分觀眾對他演技的質疑從未停止。
有人就誤認為他只是靠顏值與流量支撐,演技并無實質性突破。
哪部劇播得好了,就是粉絲做數據的結果。
不好就是流量撐不起劇。
可謂是連呼吸都是錯的。
還有一點是口碑與資源的爭議。
自徐克開始,鄭曉龍接著,今年又輪到孔笙,他接連與多位名導合作。
資源豐富后,就有人認為是大導演放下身段“擁抱”流量了。
今年在《射雕》票房不盡如人意,口碑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有人認為他靠粉絲支撐熱度。
演技不足以支撐路人“進場”。
電影的預售票房第一,但最后卻停留在6.89億足以說明這個問題。
哪怕是他終于靠著《藏海傳》證明了演技,他的流量身份依舊會引發爭議。
看到肖戰的處境,也再度印證了于正的話語。
這位資深的編劇和制作人太懂得大家想看什么了。
尤其是女性題材的劇,更是一絕。
不管是“陸貞”、“竇漪房”還是“薛芳菲”都是清醒的大女主。
這些年大紅的吳謹言、白鹿等人都靠他的提攜在圈內站穩腳跟。
但肖戰不一樣,對方早就紅了。
就如于正所說:
這和他當初給趙麗穎機會出演《陸貞傳奇》截然不同。
不能懷疑他想和頂流合作的心,但也不能忽視他看中了肖戰流量大這一點。
圈內不少制作人在籌備期看中了頂流能為作品帶來的流量加持。
可當作品面世,又嫌棄他們身上過于耀眼的流量標簽,質疑其對角色的詮釋深度。
于正也很坦誠:
只見他字里行間都透露出對流量密碼的渴望。
也是6月,他在直播中也坦言肖戰是斷層頂流,他都不敢給對方發微信,生怕蹭上了。
這話也是完全符合肖戰一舉一動都能掀起輿論風暴的處境。
而且他還笑著稱這位男演員演什么都能火。
然而這種極致地追捧,恰恰成為困住肖戰的“怪圈”枷鎖。
總結就是肖戰雖然流量很大。
但流量與演技爭議并存、資源與口碑的矛盾以及輿論過度關注等人問題都是他陷入的怪圈。
而于正的幾句話完美證實了這一點。
流量是把雙刃劍,肖戰在光環與爭議中已經走了太久。
但別忘了,那個在《如夢之夢》舞臺上用演技征服觀眾的他,那個靠著《藏海傳》打了漂亮翻身仗的他。
于正的話,既是對他價值的認可,也是對他的考驗。
相信憑借這份執著與熱愛,他終將穿越輿論迷霧,迎來屬于自己的破曉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