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海油隆重召開直屬第八次黨代會,大會審議通過報告,選舉產生新一屆直屬黨委、紀委。中國海油黨組書記、董事長張傳江出席會議并講話。
他強調,中海油在京單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爭當產業煥新的先鋒,加快發展壯大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持續加大前瞻性研究力度,讓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增長極,未來產業具備先發優勢。
而在不久前的6月18日,張傳江董事長赴中國海油有限公司工作調研時指出,要堅持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積極推進優質海上風電資源開發,找準場景做好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前瞻技術研究,注重規模效應,實現經濟可行。
而此前5月,“中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在工信部主管的《新型工業化》期刊上曾發表題為《培育發展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 加快向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署名文章,其中對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所用的提法仍為“培育發展”。
由此,雖只相隔數日,張傳江董事長對中海油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顯著“加碼”,由“培育發展”改為“發展壯大”,體現出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和戰新產業作為新增長極的高度重視。
此次黨代會上,張傳江董事長指出,要持續加大前瞻性研究力度,讓未來產業具備先發優勢。在落實方面,中海油目前正積極順應能源綠色化、低碳化、電氣化轉型趨勢,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推動“兩灣一區”(渤海灣、北部灣、粵東區)重點區域油氣田周邊風電項目開發,加強深遠海TLP等工程技術研究攻關,突出解決好海上風電全產業鏈低成本開發問題,爭創深遠海風電技術策源地。同時,積極培育負碳業務,開展海上二氧化碳咸水層與枯竭氣田地質封存關鍵技術體系化攻關,著力構建海上CCS/CCUS一體化關鍵技術體系,力爭在海上二氧化碳低成本規模化封存、海上二氧化碳驅油氣等領域實現新突破。此外,充分發揮中海油產業鏈完整和產業體系化配套優勢,有序探索天然氣制氫、風光發電制氫、冷能綜合利用等新業務,爭當多元能源供應的“探路者”。
同時,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增長極方面,中海油著力推動“岸電+綠電”海洋油氣綠色生產,充分利用各類電源互補互濟特性構建多元綠色低碳能源供應結構。積極打造“風光儲氫”綠色能源生產基地,依托海上油田群的生產設施用電需求,積極推進周邊海上風電和沿海灘涂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開發,結合海上風電制氫、海底管道摻氫輸送、天然氣機組摻氫發電等項目,建設集海洋油氣供應、風電制氫、碳捕集封存于一體的綜合能源基地。
同時,探索打造“燃氣+海上風電”國家級綠色能源港,充分利用沿海部分地區“風光火氣氫”一體化發展資源稟賦,打造涵蓋千萬噸國家級LNG接收儲運中心、天然氣燃氣電廠、LNG冷能綜合利用中心、海上風電及制氫等多功能的綜合性綠色能源供應基地。探索發展綜合能源站和綠色燃料加注業務,穩步推動“油氣電氫”綜合能源站、超充站等業務布局,加快打造國際船舶LNG加注鏈條,有序推動綠色甲醇、綠氨加注等業務,結合煉化、燃氣發電產業實際逐步開展綠氫替代,推動綠色航運加注與綠氫工業替代協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