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5558篇文章
最近,李醫生接診過一位特殊的病人。26歲的小趙拿著CT片沖進診室時,右手還捏著電子煙,屏幕上跳動著卡通圖案。"醫生,我每天只抽三口,怎么肺就變成這樣了?"他翻出手機里存著的"健康電子煙"廣告。看著他的肺CT片,李醫生想起接診的肺癌患者的CT影像,竟然驚人的相似。怎么會這樣呢?
一、藏在時尚配飾的毒藥
小趙的情況并非個例。在呼吸科門診,常能遇到這樣的年輕人,他們把電子煙掛在脖子上當作時尚配飾。還和醫生說:"這個水果味一點都不嗆,我朋友們都抽這個。"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正在吸入比香煙更復雜的毒素。
電子煙的罪魁禍首是煙油,煙油主要包括有機溶劑(丙二醇和甘油)、調味劑(水果味、薄荷味等 )以及尼古丁。當電子煙液在200℃高溫下霧化,丙二醇會分解出劇毒丙烯醛,這種物質能讓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變性。暴露在電子煙氣溶膠中的肺細胞會迅速膨脹破裂。
二、尼古丁的危害
"至少比抽煙強吧?"患者常這樣辯解。電子煙中仍含有尼古丁。尼古丁能造成煙草依賴,有的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甚至超過傳統香煙。尼古丁是極強的成癮性物質,被吸入人體后數秒內到達大腦,和大腦中的相關受體結合,產生有興奮性的多巴胺,讓吸煙者產生愉悅感。這就像給成癮者安裝了永動機——越想戒,吸得越深。在小鼠實驗中發現,長期使用電子煙的小鼠前額葉皮層出現淀粉樣蛋白沉積,這種病理改變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驚人相似。青少年大腦還在發育期,吸食電子煙后,很容易出現上課聽不進、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就像變笨了一樣。而且,青少年對尼古丁更敏感,更容易上癮而且更難戒掉。
三、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電子煙產生的煙是一種氣溶膠。電子煙產生的氣溶膠含甲醛、重金屬、致癌物等有毒物質,其危害程度不亞于傳統香煙。電子煙氣溶膠中檢測出的甲醛含量是空氣的86倍,丙二醇在高溫下生成劇毒丙烯醛,這些物質會直接損傷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致細胞死亡。動物實驗顯示,每日使用電子煙的小鼠肺細胞異常增生率高達37%。電子煙就像一座小型“毒化工廠”,是肺部“破壞王”。
電子煙煙液中添加的香料對健康的影響值得關注。目前已報告了近萬種電子液體的獨特香料。盡管調味劑對健康產生的影響還沒有深入充分研究,但是現有的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調味劑在長期使用的情況下都可能造成明顯的健康風險,特別是甜味調味劑。許多調味劑有刺激性,可能加重呼吸道炎癥。
四、破除電子煙迷思
電子煙的二手煙也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空氣污染源,暴露于電子煙的二手煙環境中對非吸煙者也存在一定風險。有研究顯示電子煙產生的二手氣溶膠中PM1.0和PM2.5的含量分別高出空氣中含量的14~40倍和6~86倍,尼古丁含量高出10~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8倍,甲醛含量高出約20%。孕婦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胎兒致畸形率明顯升高。因此,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也應禁止使用電子煙。
要健康 必須遠離電子煙
作者:上海市同濟醫院
李俊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予以刪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為化名,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