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咱們粉絲希望講一講,如何探測并擊落B2轟炸機的問題,今天咱們就簡單探討一下。
隱身飛機并不是完全無法發現,只不過是用各種手段減少自己的雷達、紅外、可見光、聲學和電磁等信號,也就是說,只要距離足夠近,B-2也是能夠被發現的。
以雷達探測為例:B-2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為0.01-0.1平米,蘇-35戰斗機的雪豹-E雷達在90-16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就能發現。當然大家也可以發現,蘇-35的雷達本來可是號稱能夠發現400公里外的目標的,這個發現距離還是被壓縮得厲害。
但是,隱身飛機是專門針對厘米波或毫米波雷達設計的,因為這是戰機和軍艦火控雷達的主要波段,而米波雷達的工作波長在1至10米,正好避開了隱身飛機的針對波段。所以目前的主流反隱身雷達,都是米波雷達。
但傳統的米波雷達大都是兩坐標的,也就是只能測量目標的大概距離和方位,不能測量目標高度。而且由于受地面反射波的影響大,與民用信號重疊嚴重,導致米波雷達的低空探測能力弱、覆蓋空域不連續、抗干擾能力不足。這樣的雷達,探測精度極低,不僅不能引導遠程防空導彈攻擊B-2,就算引導戰斗機去攔截,也是不夠的,因為如果你給戰機的坐標偏離上百公里,那么戰機到了攔截點,打開雷達也無法發現B-2。
想要提高米波雷達探測隱身飛機的精度,首先就要讓它具備三坐標探測能力。俄羅斯人的解決方式是用兩組天線,一組測距和測方位,而另一組專門測高度,雖然實現三坐標探測能力,但雷達更加笨重了。而中國的反隱身雷達,只用一組天線就解決了測高問題,實現了三坐標精確定位、跟蹤。同時,由于中國的反隱身雷達采用了有源相控陣、多輸入多輸出、稀疏矩陣和超分辨率等先進技術,有效降低了體積和重量,減小了損耗,提高了靈敏度,擴大了覆蓋空域,強化了高度測量,大大優化了探測水平和電子對抗能力。總之,中國的反隱身雷達雖然依舊不能直接引導遠程防空導彈攔截B-2,但引導殲-20去攔截,是綽綽有余了。
那么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殲-20內掛霹靂15或者外掛霹靂17直接沖著目標去就行了,雖然殲20本身雷達的探測距離,無法支持引導霹靂-17這種超遠程空空導彈打400公里外的B-2,但是通過數據鏈,陸基米波反隱身雷達和空中的預警機,可以將B-2的的概略位置實時傳輸給殲-20,再由殲-20傳給霹靂-17,不斷修正彈道,直到導彈引導頭自行捕捉目標。
如果精度還不夠,那么還可以多部陸基反隱身雷達和多架預警機在不同方位三角定位,增加精度。殲20如果在實戰中攔截B-2,必然是大機群空戰,B-2很難一直做到正面對我,總有將雷達反射面積更大的側方暴露的時候,所以多部雷達和預警機三角定位,效果更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