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顆星就是傳說中的啟明星嗎?”站在望城坡觀景臺,恩施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指著左邊空中懸掛的星星說道。
凌晨四點,當城市尚在沉睡,恩施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的手電光束刺破夜色,背上智能綜合采樣器等大氣監測儀器,踏上前往望城坡的路途——一天四地奔波、從日出到日落的空氣質量監測征途,在啟明星的注視下悄然啟程。
抵達望城坡時,天邊才初露微光。監測人員熟練架設設備,專注調試儀器。此刻,城市還未蘇醒,而他們已在精密儀器的輕微嗡鳴聲中,捕捉著晨光里空氣的初始脈動。
當第一縷朝陽越過山巒,將溫暖的光芒灑在儀器和他們專注工作的面龐上,監測站工作人員哈欠里吐著夜色的疲憊,手中儀器卻仍然穩穩地接住城市的第一口呼吸,他們與這座城市一同見證著新一天的來臨。然而,數據剛剛記錄完畢,他們便匆匆收拾行囊,奔赴下一個戰場——沒有片刻停留,只為追索城市每一刻的呼吸真相。
在水泥廠區,轟鳴機器間粉塵隱約浮動,監測人員登高作業,迎著工業煙氣的微弱氣息,50米高差,250步臺階,監測人員分兩次終于將各類儀器搬上采樣平臺。
汗流浹背地從水泥廠下來后,立即轉戰機動車檢測中心。在汽車尾氣的包圍中,他們一絲不茍地記錄著每一次尾氣排放的精確數據。此時,機動車環保檢測站工作人員正將尾氣檢測采樣管插入柴油貨車的排氣管中,生態環境執法、監測人員聯合出動,對其操作規范性及車輛尾氣檢測實施數據開展現場監督檢查。
待到深入白楊坪麂子渡的鄉野腹地,設備在泥土芬芳與草木氣息間再次架起,他們俯身操作,為鄉村的清新空氣留下嚴謹的科學憑證。從廠區煙塵到都市車流,再到田野氣息,他們步履不停地丈量著環境質量的不同維度,記錄本上每一個數字的跳動,都映照出城市不同角落的呼吸節律。
校準好儀器后,工作人員將加熱煙塵采樣槍小心翼翼地插入排氣筒管道中,對水泥廠排氣筒進行煙塵采樣,進行現場采樣分析,眼睛盯著儀器主機屏幕,精準采集著污染源頭的關鍵樣本。
夜幕低垂,燈火漸明,他們在車燈逆光中利落收隊,身影與光影交織,為這場晝夜堅守寫下輕快且圓滿的尾聲。風塵仆仆返回監測站后,辦公室里,儀器指示燈依然閃爍,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采集的各類樣品尚需進一步精密分析與錄入系統。
大氣監測主要檢測空氣中的各類污染物(如PM2.5.SO2.NO2等)及氣象參數,重點反映污染狀況,為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提供依據,保障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當萬家燈火點亮恩施的夜晚,這群追光者的工作仍在延續。他們見過城市每天最早的晨光,也常在深夜與儀器相伴,用雙眼緊盯關鍵數據,用雙腳丈量城鄉空氣,用數據描繪藍天底色。
來源:恩施州生態環境局恩施市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