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底在美國國會眾議院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驚險獲通過后,當地時間7月1日,在國會參議院以50-50僵持不下之際,憑借著美國副總統萬斯手中的關鍵一票,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在參議院闖關成功。
它其中一個內容是取消了針對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電動汽車和其他綠色技術的補貼。
作者認為,這很可能是美國戰略性失誤的開始。
作者昔日在《中國能源大逆轉》中介紹過一個看法,縱觀人類歷史,每一代文明的提升,本質上都是能源利用的新一代升級,反之一樣的,每一次能源升級,都造就了一個新的文明時代。從早期農業社會對太陽能的直接利用,到英國之于煤炭(蒸汽機)、美國之于石油(內燃機),每一代能源都造就了一個文明時代,同時也造就了那個時代的強者與霸主。
下一代能源,很可能就是繼續石油之后的電力時代。
電力較傳統石油有著不小優勢,就以汽車來說,傳統燃油車依賴內燃機將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平均能量轉化效率僅25%-30%,能達到百分之三四十頂天了,而現代電動車采用永磁同步電機,能量轉化效率可達95%以上。
同樣回顧歷史,凡是率先實現了新一代能源閉環的國家,都最終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強者乃至霸主。比如英國率先實現煤炭三角閉環即“煤炭生產——火車運輸——蒸汽機消費”,美國率先實現石油三角閉環“石油生產——管道運輸——內燃機(汽車)消費”,最終它們都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霸主。
如今,中國已率先實現了電力三角閉環,即“生產(新能源)——運輸(特高壓)——消費(電車)”三角閉環。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是在新一代能源上大力追趕,也趕緊實現電力三角閉環,而是清除了對新能源的發展與補貼,繼續抱殘守舊于化石能源,這絕對是個好事,很可能是美國戰略性失誤的開始。
▲美國國會 視頻截圖
當然,標題中用了“可能”一詞。原因在于美國本土石油與天然氣豐富,僅從能源需求來講,它完全夠了,也可以將直接用火電將化石能源轉成電力。問題在于一旦它不能掌控新一代電氣化,它能有多大空間,這是個問題。就如蒸汽機改良一下完全可以不用燒煤而是燒石油,但在美國引領的內燃機時代下,英國最終還是退出了舞臺。
更進一步,一旦不能掌控新一代能源技術,當中國已開始搞太空發電站甚至戴森球時,說不定美國還在燒石油天然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