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方報道,Meta 公司近期成功從 OpenAI 挖走四位頂尖的華人 AI 研究員,分別是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的趙盛佳、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的任泓宇、本科畢業于浙江大學的畢樹超以及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余家輝。他們都是 OpenAI 內部舉足輕重的技術骨干,參與或主導了 OpenAI 最先進模型的后訓練與多模態架構設計等工作。
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炸毛了,他吐槽扎克伯格為每一位重要職位的科學家開出了 1 億美元的簽字費。
不過,Meta 首席技術官安德魯·博斯沃思回應稱,高額獎金只是針對 Meta 正在組建的超級智能團隊中的極少數高級領導角色,并且薪酬構成比表面上更復雜。
這起天價挖角事件,不僅暴露了國際科技巨頭對頂尖 AI 人才的激烈爭奪,更折射出當下中美 AI 之爭中一個耐人尋味的現實——這場科技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人和美籍華人之間的博弈。
從人員構成來看,美國 AI 企業的核心團隊里,華人身影隨處可見。除了被扎克伯格挖走的這四位華人專家,OpenAI 的 GPT-4o 研發團隊中,17 位核心人員就有 6 位是華人,且大多本科畢業于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學府。
馬斯克旗下的 xAI 公司,12 位創始人中有 5 位是華人,2025 年 2 月推出 Grok 3 模型時,在直播發布會上進行技術講解的吳宇懷和 Jimmy Ba 便是其中的代表。
國際知名智庫 Macro Polo 2024 年 4 月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 AI 產業的頂尖人才中,華人占比高達 75%以上。
這些華人人才,不少是在國內接受優質本科教育后,被美國的科研環境和發展機遇吸引,留美發展,成為美國 AI 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就在 6 月 28 日,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的 AI 科學家朱邦華(Banghua Zhu)和焦劍濤(Jiantao Jiao)分別在社交媒體發布和英偉達創始人兼 CEO 黃仁勛的合照,宣布加入英偉達。朱邦華將擔任英偉達首席研究科學家,而焦劍濤則加入英偉達的 Star Nemotron 團隊負責應用研究。朱邦華在相關領域成果斐然,焦劍濤更是 2011 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他們的加入,進一步充實了美籍華人在 AI 頂尖企業的力量,也讓中美 AI 人才競爭的態勢更加微妙。
而在中國本土,一批優秀的 AI 人才也在快速崛起,他們用實力在 AI 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深度求索(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 17 歲考入浙江大學,其團隊多由本土年輕程序員組成,推出的 AI 模型以極低成本實現了可匹敵美國頂級 AI 模型的效果。這些中國本土人才憑借對國內市場的深刻理解和技術創新,在中文推理、知識檢索等場景化應用方面成效顯著,與美國的華人 AI 人才形成了“隔空對壘”的態勢。
這種局面的形成,與人才流動密切相關。長期以來,美國憑借發達的科技產業、充足的科研資金和頂尖學術資源,吸引了大量中國優秀人才。美國芝加哥保爾森基金會內部智庫 MacroPolo 的分析報告顯示,美國公司和研究機構的頂尖 AI 研究人員中,38%來自中國大學,占比超過美國本土畢業生。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在 AI 領域投入的持續加大,建立了超過 100 EFLOPS 算力中心,積極突破技術封鎖,國內對頂尖科學家的吸引力逐漸增強。2020 年到 2024 年,中國頂尖科學家數量增加,美國則有所下降,部分美籍華人也選擇回到中國,為國內 AI 事業助力。
在技術路線上,中美兩國的華人 AI 人才也呈現出不同的探索方向。美國的華人專家所在企業,如 OpenAI、Meta 等,依托強大的算力和資金,追求模型的超高參數量和強大性能,像 OpenAI 的 GPT-4.5 參數量達 1.8 萬億,訓練文本超過 3 萬億 Tokens,在推理和跨模態能力上表現卓越。而中國本土的 AI 團隊,如 DeepSeek,更強調低成本實現高性能,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和落地應用。
扎克伯格天價挖角華人 AI 專家這一事件,只是中美 AI 人才爭奪的一個縮影。中美 AI 之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國人和美籍華人的較量。這場較量中,既有人才流動帶來的復雜糾葛,也有技術發展路徑的差異化探索,如何吸引、留住和用好華人人才,將成為影響中美 AI 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而這場由華人主導的 AI 競賽,也將不斷推動全球 AI 技術向前發展。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