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里奇還差2個月就40歲了,這個年紀沒有退役的職業球員應該不多的,沒有退役還在競爭最激烈的西甲皇馬效力一個賽季出場34次首發16次,場均51分鐘,打進2球助攻6次,這個數據怎么也算的上是一個現代足球運動員如何延續生命力的典型案例了。
踢得好且久可能是每一個足球運動員孜孜不倦追求一生的目標,比起滿倉滿谷的榮譽和成績,如何戰勝身體的衰老和消失的進取心才是更難能可貴的品質,莫德里奇是如何做到的我并不得知,但事實上看來他做的不錯,我很為他感到開心。
我關注莫德里奇很晚,就是從18年世界杯開始,那一年莫德里奇已經32歲。帶領克羅地亞沖進決賽世人矚目,最后輸給法國并不算意外。金球獎是一個安慰,更像是一個句號,透露著那種你確實厲害也不容易差不多了的意思。
三年后2020年歐洲杯莫德里奇35歲,莫德里奇帶領著克羅地亞又來了。1/8之一決賽和西班牙打了一場我覺得是我看球近40年里最苦的一場比賽。
我至今還記得在比賽行將結束的階段一個35歲的男人高高躍起在18歲的佩德里頭上爭搶球權的畫面,可惜加時打斷了他的節奏,得到喘息的西班牙趟過了克羅地亞人。
那是一場帶著無厘頭神奇的比賽,充滿了足球最原始的野性和拼殺。從西班牙的烏龍開始到3:1領先,再到3:3被克羅地亞扳平,最后進入加時換下莫德里奇克羅地亞宣告繳械。
這一幕讓我有點想哭,和1994年看到巴喬踢飛那個點球一樣,英雄總是要用這種悲愴的方式離開嗎?
如果18年世界杯只是一見鐘情,那21年歐洲杯這個男人徹底征服了我,莫德里奇成為我在巴喬之后唯一喜歡且投入感情的球員。我買他的球衣,各種自傳,收求他的簽名,關注他在皇馬和克羅地亞的每一場比賽。
我給我的兒子取名luca希望他像這個男人一樣勇敢堅韌,我帶他第一次去上英語課的時候,外教老師說他的英文名字叫什么,我寫下了LUCA,老師說這個是不是寫錯了,盧卡一般都是LUKA。我說沒有,這個LUCA是一個球員的名字,他叫莫德里奇克羅地亞人。
時間總是很快,很多人都喜歡在18年世界杯之后把最后一舞這個詞加在莫德里奇身上,我其實覺得非常不爽。就像父母對自己孩子帶著天然的自信和了解一樣,他能不能舞我還不知道,需要你們說。
2022年世界杯,莫德里奇又來了,這一年他36歲,我反而對他充滿了期待。小組賽三場比賽就一個字“苦”。
小組賽面對黑馬摩洛哥,死拼。面對好久沒進世界杯的加拿大新鮮無畏,死拼,面對他們最后一輪需要出線的比利時,死拼,淘汰賽遇到不服輸的日本,死拼,踢的太苦了。
1/4決賽苦盡甘來,點球淘汰巴西,可惜半決賽倒在了冠軍阿根廷腳下。
莫德里奇的克羅地亞最后戰勝摩洛哥,拿到季軍。和巴喬在世界杯的命運畫出了同樣的軌跡,冠軍總是那個夢寐以求的存在。
不過幸運的是相比巴喬俱樂部的顛沛流離的生涯,莫德里奇在皇馬得到了他對足球所有的期待和回報。從職業球員的角度來看,莫德里奇遠勝巴喬。
2024年歐洲杯誰也沒想到莫德里奇又來了,2022年所有媒體叫囂他將退出國家隊的言論似乎并沒有對這個男人產生任何漣漪。
奔跑是莫德里奇永遠的主題,小時候在戰火紛飛的故鄉跑來跑去躲避危險,大一點在薩格勒布跑來跑去接受錘煉,后來在白鹿巷跑來跑去獲得屬于自己的認可,最后在馬德里跑來跑去成就自己的熱愛。
就像阿甘一樣,莫德里奇總是在奔跑,一刻不停。
他自己就在一本自傳里說到:33歲這一年,我攀上職業生涯的巔峰,成為世界最佳球員,效力最佳俱樂部,還隨國家隊贏得了世界杯亞軍,有人認為我的職業生涯將會走下坡路,無法將保持同樣的水平。
但這種質疑反而給了我更多動力,讓我渴望證明這是一種偏見。就像我在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曾經遭受的許多偏見那樣。
這樣的球員你翻閱他的過去,永遠都在奔跑,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命運的波瀾瀚海總讓他陷入一次又一次的窘境,但他用奔跑一次又一次的向窘境挑戰,迎接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最后一舞”。
看到微博上的消息,知道他在這個夏天的世俱杯之后會正式離開皇馬了,這一離開可能就是結束,也許未來在球場上再也無法看到你那風騷的外腳背,那永不停歇的奔跑,那一頭被汗水浸潤的金發。
但這世上很多真正的感情最后就是一句不要追,就像看到自己孩子成年一樣:LUCA,你太棒了,感謝你的陪伴給我的快樂和滿足,以后你自己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